日前,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厅了解到,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后,该省采取五项措施,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全省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种养业效益为主攻方向,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两年内分批启动20种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加强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管理和沟通,保障专家顺利、高效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加快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抓紧制定《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绩效考评办法》等配套文件,规范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工作,计划两年内分批启动20种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22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工程,探索广东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
提高科技推广和服务农民的能力:组织实施22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2009年底前基本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组织实施22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推进示范县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落实省人大重点建议,从2010年起,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实现全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的目标。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组织实施“产粮大县建设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
围绕培育战略性主导产业,通过组织实施“产粮大县建设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种猪生产大县建设工程”等项目,发展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品,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目的,以优势区域、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重点,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配套技术。
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2010年起,每年培训2万名现代农业生产带头人
切实做好全省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规划,加大力度培训新型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启动广东省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程,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生产带头人和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造就一支觉悟高、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从2010年起,每年培训2万名,连续实施5年,争取为每个村专门培训现代农业生产带头人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各1名。加强对在职农技人员进行知识的更新培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保证公益性农业科技的资金需要
认真贯彻“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的财政投入,保证公益性农业科技的资金需要,加快全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促进农业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强对农业科研、创新和推广工作的领导,建立有关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大思路上形成共识,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环节上凝聚力量,在推进步骤上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合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据悉,该省计划在12月召开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会议。同时启动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项目,评选并表彰一批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带头人、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农业科技工作荣誉奖、农业技术推广奖和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