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建设动态
点点鼠标 山西农民迈入“网络交易时代”
时间:2009-10-30 11:34:5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刘玛奇

  网络应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似乎离他们很远。2008年,我省大同县倍加造镇郭家窑头村的农民郭伟终于迈入了网民的行列。其他网民上网主要是为了看新闻、聊天、听音乐,而郭伟上网是为了通过新农村商网推销农副产品。借助网络,他第一次就在网上卖出了60只羊,每只羊多卖了100多元,一下子多赚了两万多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山西农民通过新农村商网这一平台卖奶牛、卖西瓜、卖玉米……在新农村商网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夏季农副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我省取得了成交量居全国第六的成绩,总成交金额达12110万元,山西农民正向“网络交易”时代迈进。

  点点鼠标 “山西特色”走向全国

  进入国家商务部网站、点击农村商网、填写相关信息……只需几个步骤,农民想出售的农产品就发布到了网上,全国各地的客商在第一时间就能看到。

  大同县许堡乡南水地村的村民李树年就是新农村商网的第一批受益者。他说:“我们乡是西瓜种植大户,全乡西瓜种植面积每年都在10000亩以上,每到西瓜成熟的时候,我就帮助乡亲们卖西瓜,做些经纪人的活,从中挣点服务费。往年,来我们这儿收购西瓜的只有北京和天津两地的客户,收购价格也不是很高。今年,我利用新农村商网将我们乡种植的西瓜品种、面积、成熟期发布出去后,效果特别好,来这里收购西瓜的除了老客户外,还有太原、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的新客户,西瓜收购价格4天内就由最初的两角五分钱涨到了现在的三角六分钱。”

  另外,忻州市农民王鹏通过新农村商网搭建的平台,大力推销自己的奶牛品种,在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间,一共卖出9990头奶牛,每头均价7474元,总金额达7000多万元。

  更为贴心的是,新农村商网有专门的对接员24小时在线,帮助农民发布信息,提供帮助。据了解,这项服务是商务部于2006年4月启动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专门为农民解决买难、卖难问题。

  网上购销 赢得财源滚滚来

  根据商务部《关于“举办第二届夏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的通知》要求,省商务厅新农村商网于2008年6月10日至7月10日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第六次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

  山西省商务厅信息化处任处长表示,自2006年9月举办第一次秋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以来,截至2008年7月,新农村商网先后承办了6次网上对接会,为我省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两年来,经过新农村商网工作人员的努力,具有山西特色的农副产品逐渐走向全国,远销内蒙古、新疆、陕西、黑龙江、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东、天津等省、市,有的产品还跨出国门牞走向了世界,为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繁荣省际、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做出了贡献。据统计,在这个信息交汇平台上,奶牛、水果、蔬菜、玉米、小杂粮、棉花、枣树苗等大宗农副产品交易金额达9.22亿元,其中实际成交2.52亿元,意向成交6.70亿元。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在这次夏季购销会上,专门开设了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网上购销对接专场,对接专场涉及我省商户1549个,产品10个,发布供应信息97条、求购信息2条。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的大同县,对接成交农产品3565万元,其中实际成交1065万元,意向成交2500万元,在全国试点县中位列第六名。

  内外合力 助农民网络“淘金”

  按照信息产业部“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有望达到2亿,年均增长8%,普及率为15%,但农村的普及率将远低于这个数字。让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农民学会上网,学会运用互联网做生意,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一件事。虽然很多农户对市场信息十分渴求,但多数农民家里没有电脑,会使用电脑的农民也不多,更不会通过上网查询信息。

  从内部因素讲,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让农民自己看到网上交易的好处,对他们的鼓舞作用更为强烈。任处长介绍说,山西平陆县的赵海亮在给新农村商网的感谢信中说到,平陆县的杏成熟后,客商少、价格低,农民心里十分着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后,太原、大同、郑州、南阳等地的新老客户纷纷前来收购,10天内销售了200吨,避免了烂果现象出现,农民收入达到2000元/亩左右。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山村,很多村民都向他打听如何上网卖东西。

  对于外部因素,省商务厅在这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我省大同县作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工程山西唯一试点县,做了许多尝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县对农业骨干、农村经纪人等各类人员共计1000多人进行了系统培训,经过培训后,这些人员全部能够独立地在网上查询和发布信息。

  另据了解,该县还规划了27个信息服务站点,为所有站点配置了电脑、多功能打印机、UPS装置。同时,设立了大同县农村信息服务站和农副产品发布平台,并设置了28名专职信息员,其中大学生村官6人。

  任处长告诉记者,这样一来,没有电脑的农民可以去站点享受服务,而不会操作的农民也可以请教经过培训的农村骨干,间接起到传播的作用。

  积极推进让更多农民尝到“甜头”

  省商务厅纪检组长李双才表示,2007年~2008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了要积极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和“农业信息化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成为目前各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省商务厅针对网络信息点的建设问题,向上级部门提出了建议,希望把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与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优势互补、融合推进,拓展信息源,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针对网络交易中的诸多不安全因素,诚信经营尤为重要,现在,有些农民发布信息不够准确,让很多急于求购的客户大为失望。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诸多利好因素的影响,网络市场仍将持续火爆,农民应该在享受网络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增强诚信经营的意识和责任心,尽快发家致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