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建设动态
内蒙古:从“小广播”到“数字电视”
时间:2009-10-30 11:35:3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刘玛奇

  9月27日下午,是神舟七号航天员太空出走直播的时刻。家住科尔沁区的王殿林一家三代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观看航天员翟志刚太空行走的现场直播。当看到翟志刚手持五星红旗在太空向全国人民问好的情景时,王殿林76岁的父亲王之佐老人激动地说:“人离开地球和我们说话,太振奋人心、太令人骄傲了!”现在,人们能够看宇航员太空行走的现场直播,完全得益于通辽市广播电视事业30年的飞速发展。

  在30年前,人们要想知道什么消息,最直接、最便捷的渠道只能是听广播。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的墙上挂个小广播喇叭,在农村最显眼的标志性建筑就是高高耸立的广播喇叭。城区主要街道上也挂着广播喇叭,每天向人们传递信息。电视对我们通辽人来说是个什么样的东西,绝大多数人没见过。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无论是繁华城市,还是偏远的山村,广播电视的触角已经深入到通辽市的每一个角落。广播仍旧在传播国内外的信息,不过声音更清晰,手段更多样了。调频、立体声让人越听越亲切。电视从无到有,信号传输手段从模拟、有线、数字一路跳跃,让人们看电视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清晰。

  30年广播电视发展成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没有广播电视,我们的生活会很枯燥。”家住科尔沁区的居民赵鑫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像赵鑫家一样,将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次,通辽人民广播电台的设备发生故障,蒙语广播信号输送不出去。马上就有牧民群众找上门来,因为他们喜欢的“好来宝”和“乌力格尔”听不到了。偶尔有线电视的信号传输发生故障,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司的电话都得被用户打爆了,直到修好为止。

  30年来,通辽市不断加大对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投入,使通辽市的广播电视事业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到2007年底,全市调频广播发射台达到33座、发射总功率达到13.72千瓦,电视转播发射台站达到81座,总发射功率达到47.68千瓦,开办公共广播节目3套、公共电视节目3套,有线电视用户达325981户。目前,通辽市广播电视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覆盖人口,都居自治区前列。

  30年广播电视高速发展引领百姓生活方式改变

  自从今年3月家里安上了数字电视,利用数字电视提供的股票信息实时查询服务,股民老李如今只需坐在沙发上,按着遥控器,就能了解任何一只股票的行情,进行交易。目前,通辽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10万户,用户数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