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建设动态
把资金引向农村——安徽农信社在服务农民增收中成长
时间:2009-12-15 09:14:01来源:作者:过客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安徽启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安徽农村金融的发展,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安徽省农村信用联社主任陈鹏介绍说: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把资金引向农村,农民可以就近享受金融服务。

  数字是枯燥无味的,但数字也最能说明问题。

  从机构网点看,目前安徽省现有27家农村银行、56家县级联社,从业人数29054人,共有3242个网点,占全省银行业机构网点数的40%,而且绝大部分在县市以下广大农村地区,承担着为“三农”服务的重任。

  从信贷支农和服务中小企业看,截至2009年11月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为1075.9亿元,比改革前增长了140.7%;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471.9亿元,支持小企业27272户。

  从资产负债规模看,截至2009年11月末,安徽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2381.3亿元,比改革前增长129.9%;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969亿元,比改革前增长了176.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459.7亿元,比改革前增长了184.3%,存贷款规模在安徽全省各金融机构排名均上升到第二位。

  从经营效益和质量看,改革5年来,安徽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历史包袱沉重、盈利能力差的情况下,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利润年均增长50%多;到今年11月末,全系统资本充足率达7.1%;贷款损失准备金达到62.4亿元,比改革前增加55.8亿元,增长8.5倍;历年亏损挂账比2004年净减少15.4亿元,有73个行、社消化完历年亏损;股本金总额达到66亿元,比改革前增长3.4倍,所有者权益达到104.2亿元,比改革前净增加87.5亿元,比改革前增长5.2倍。

  “在支持农民致富中,寻找成长空间。”安徽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党委书记张良庆说“为农民服务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

  安徽省信用联社在5年的改革历程中,按照章程的规定,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理事会和管理层分工负责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了内设机构,明确了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省联社在管理中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尊重各基层行、社的经营自主权,注意调动基层行、社的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保证了新管理体制的正常、规范运行。

  制定了等级社管理办法,将员工收入与行、社等级和经营绩效挂钩,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干部聘任制,并将员工报酬与岗位和绩效挂钩,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各行、社不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和健全内控机制,提高了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严格标准、规范操作、分批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进行了多种产权模式的探索,推动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五年来,全省县级联社的统一法人改造全部完成,已有27家联社成功组建农村银行,另有15家正在组建之中,农村银行机构占全系统法人比例达到了50.6%以上,农村银行组建进度在全国居前列。

  “打铁还需自身硬。”安徽省信用联社成立五年来,相继出台了200多项管理制度,有效扭转了农信社管理混乱的局面。同时,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全面实施体制机制再造工程、基础管理规范工程、业务发展创新工程、科技信息应用工程、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企业文化培育工程,组织开展了“制度执行年”、案件专项治理、合规建设、标准基层行社创建等活动,增强了依法管理、合规经营的意识,有效扭转了有章不循、管理混乱的局面。

  “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天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都需要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就应该冲在最前面。”陈鹏介绍说,改革五年来,安徽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保持了业务发展的正确方向。省联社制定了“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计划”,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主线,重点加强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涉农补贴一卡通”使全省700多万农户及时享受到政府政策扶持。连续多年都以占全省金融机构14%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省90%以上的农业贷款、20%以上的个私企业贷款和60%以上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为全省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鹏介绍说,安徽省联社把科技工作当作战略性工程来抓,建成了综合业务系统,完成了全系统数据的“大集中”,实现了省内互联互通、通存通兑,顺利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正式发行了自己的银行卡———金农卡,改进了服务手段,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截至今年11月末,全系统已布放各类自助设备602台,发行金农卡336万张,发展POS特约商户1406家,为农村地区居民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