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发达,财政支农力度逐年加大,近两年,中央扶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政策出台后,浙江从资金整合入手,在十大特色产业中有计划分阶段选择重点扶持对象,并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借助政策契机,浙江率先走上了资金整合的道路。具体做法是,以重点扶持产业为抓手,以项目为纽带,把“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高效生态渔业”和“小型农田水利”等省级财政支农资金以及各项目县财政部门的投入资金归到一起,建立起浙江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这样一来,省级财政1.7亿元,县级财政1.3亿元,加上中央的1.15亿元,作出了4亿多元的“大盘子”。
浙江是特色农业产业大省,蔬菜、茶叶、水产养殖等十大主导产业标志着浙江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把蔬菜和淡水养殖作为扶持重点,通过资金集聚效应,既可夯实产业基础,又能提升产业竞争力。
据了解,财政部出台《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后,浙江省财政厅会同农、林、渔业联合制定了《浙江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组织专家,一对一指导,对所有项目实施方案和建设点进行审核和现场踏勘。把资金分配管理及使用监管等内容贯穿在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各环节紧密挂钩的作法,引起了各项目县的积极响应,纷纷建立指导协调小组,有的地方主动把项目实施情况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为加快和规范项目实施,浙江还相继出台《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绩效评价办法》、《项目验收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构建起严谨高效的监管体系,报账制变得货真价实。
据介绍,健全的管理机制,快速的投入,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了大量民间资本涌入蔬菜和淡水养殖两大农业生产领域。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