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记者在商务部举行的《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2015年,我国将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配送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
商务部屠宰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20639家,年屠宰量3亿头;规模以上企业2200余家,年屠宰量1.86亿头;排名前100位的企业年屠宰量占全部定点屠宰量的22%;机械化屠宰的企业3000余家,较1998年增长了10倍;全国共出台屠宰管理法规151部,成立各级屠宰管理机构2344个,屠宰执法队伍2787支。但是,我国生猪屠宰行业仍然存在产能总量过剩,落后产能比重过大,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偏低,品牌化经营相对滞后,产品形态同质化严重,屠宰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强等问题需要解决。
为此,《纲要》提出,要以保障肉品卫生质量安全为宗旨,以优化布局、减控总量、升级改造和规范经营为着力点,推动屠宰行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定点屠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