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建设动态
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助农增收
时间:2010-01-27 14:23:44来源:中国农副产品网作者:阳朔
  目前,晚稻进入旺盛生长期,惠东、恩平、开平等地农户已开始张罗晚稻收获后马铃薯的种植。   据悉,广东冬种马铃薯初具规模,2008年全省种植面积85万亩,仅惠东县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然而,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马铃薯,与合理的水肥管理有密切关系。为了追求高产,多数种户的惯用做法是大量施肥、多次追肥,这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容易造成养分不平衡。同时,施肥主要集中在生长前期,封行后无法追肥,而此时恰是马铃薯需肥高峰期,所以常规施肥并不符合马铃薯的营养需求规律。正确的养分分配应该是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在灌溉方面,或过量灌溉或灌水不足,而过量易引起烂根、薯块腐烂等,不足可能影响植株生长、薯块膨大。   近年,滴灌施肥技术在经济作物上广泛应用。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组织多家科研单位在惠东县铁涌镇石桥村进行滴灌施肥示范,并取得成功。在遭受霜冻的情况下,15亩的示范基地平均亩产仍达5500斤,肥料成本节省13%,节水70%,劳力成本节省30%,扣除成本每亩比常规栽培方式增收1500元。   由于马铃薯收获后继续种早稻,因此要采用可回收的滴灌系统。通常用薄壁滴灌带,滴头间距10-20厘米,流量1.0-1.5升/小时,铺在两行马铃薯之间,放在土面。可将柴油机水泵或汽油机水泵和过滤器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个移动首部,不用时用摩托车载回家。灌溉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灌溉面积为5-10亩,时间2-3小时。在采用“水稻——马铃薯”种植模式的情况下,整个生长过程不需要施用常规有机肥、基肥、叶面肥,只使用根据马铃薯营养规律配制的有机无机复合液体肥,定植后每10天一次,共8次。所有肥料在灌溉时由水泵吸入滴灌系统,做到施肥不下田。每次施肥数量列在施肥表中,只需照方案进行,是一种“傻瓜”施肥模式,农户容易掌握。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