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建设动态
找准撬动农村消费的支点
时间:2010-03-15 16:58:25来源:作者:山人

  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到建材下乡,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指向农村消费市场。如何真正把农村消费市场激活,关键还在于找准支点。如何让农民不仅愿意花钱、敢于花钱,更能够放心花钱,引起代表委员热议。

  提高消费能力: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沙坪区副区长刘江龙在一次调研中,有农民问他说:“你说说,有钱的话,谁不想花钱改善一下?如果我花出去100块钱,还能挣回来,我能不愿意花吗?”刘江龙委员说:“农民自己最清楚消费的问题出在哪里,根本还是收入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邱立成认为,不解决农民收入提高问题,农村消费将后续乏力。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岛即发集团董事长陈玉兰动情地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说得很具体,很实在。这表明中央非常重视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才能扩大内需。”目前农民要承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压力,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消费稳步增长的不利因素。

  刘江龙委员认为,农民提高收入,不是仅靠农业增产增效就能解决,最终的是通过农民变市民,提高农民工工资。外出务工是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保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长王中和认为,可以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抓手,通过发挥中小企业就业“蓄水池”的作用,稳定农民工收入。

  提升消费意愿:关键在完善农村社保体系

  有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保持在40%左右,2009年初,更一度高达55%。即使农民手里有了钱,也宁愿选择储蓄。“农民不敢花钱。”刘江龙委员说,“因为他们的社会保障不够,他们的后顾之忧也太多。农民手里有了票子,首先想到的是要留养老钱、保命钱,还要凑够孩子的读书钱,一家几代的建房钱……这些后顾之忧不解决,谁又敢大把大把花钱消费呢?”

  尽管国家已经取消了农村小学和初中的学费,但是农村家庭所面临的子女上高中、大学的费用仍然是他们一个沉重的负担;我国农村养老目前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全国参与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还不到农村人口的1/1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农民的医疗成本不断提高,也加重了农民负担。目前“广覆盖,低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消费起来显得底气不够,信心不足,顾虑重重。

  邱立成委员说:“拉动农村消费,首先要解决抑制消费的制度性因素,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养老、子女上学、大病救治和住房问题,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从体制机制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改善消费环境:政府重民生,企业重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大港村党总支书记朱新康说,江浙的农民普遍很富裕,可是农民想花钱买东西,也得先有消费这些商品的条件,“汽车下乡也好,摩托车下乡也好,农村里面得有能跑车的路才行。路修好了,车就多了;还有电,过去村里电压不稳定,买来家电没法正常使用,现在电力供应稳定充足了,大家也就陆续把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等买回家了。”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守初认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电网、自来水、公路建设等,可以极大地拉动农村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说:“政府和企业不要总盯着农民的腰包,更不要总想从农民腰包里掏钱,要考虑自己的责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英杰代表建议,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向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去年我们大概是卖了1500万台,这么多的电脑卖到哪儿去了,相当大一批是卖到镇里边,中国现在有1.9万个镇左右,大量的农民和接近农村地区的人在使用电脑,当农民的消费潜力拉上来以后就不得了。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原专职副主席陈明德说:“企业要从根本上转变一个观念,农村不是推销库存品的地方。”柳传志说:“把电脑卖给农民要做好几件事情,一是价格合适,质量要保证,二是维修服务要到位。”

  陈明德委员说:“我们要搞清楚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政府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企业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发挥政策效应:好政策还需要落实和细化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商务厅厅长王淑珍说,家电、汽车下乡等政策在农村受到广泛欢迎,对扩大消费的效果也非常好,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一定能推动我国农村消费进一步增长。

  但在致公党中央的提案中显示,在一份调查中,49.2%的被访者不一定购买或不愿购买,14.5%的被访者对下乡补贴政策不了解。与此同时,农民们也期盼下乡产品在覆盖范围、适用性、售后服务等方面能够做得更好。

  以家电下乡为例,农民要拿到补贴,要经过重重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顺畅,都影响补贴领取。由于手续繁琐,一些农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领取补贴的时间成本、社会成本,以及误工支出等费用,已经远远超过所能领到的现金优惠。买了家电就怕维修难,成为农民最迫切的呼声。家电下乡后续服务工作跟进的程度跟不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刘江龙委员说:“当前要解决的不是什么下乡的问题,而是把已有的政策做实、做细。”发挥政策最大效应、激活农村消费市场,让农民得实惠,考验政府的智慧,更考验政府的执行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