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西藏自治区农科院了解到,自治区农科院大力开展农作物良种选育工作,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作物品种的良种选育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根据新品系原种繁殖量和示范面积大小,自治区农科院已经申报审定和认定的新品系20份,即将申报审定和认定的新品系20份。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着重开展了冬春青稞、冬春小麦、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豆类作物、马铃薯、荞麦、饲料等作物亲本材料的收集、引进与鉴定,杂交组合的配制,杂交后代各世代的田间筛选与鉴定,品系观察与鉴定,新品种栽培技术配套试验,育成新品种的原种繁殖与大田试验示范等工作。在青稞品种选育上,针对藏青320、喜马拉雅19号等品种进行改良,自治区农科院选育了一批增产15%以上,抗倒伏、广适应、优品质的新品种,育成了早熟、高产、抗旱(寒)青稞品种。在油菜品种选育上,大力培育“三高、双低或双零”的油菜品种,为“年河三县”等海拔相对较高的农区选育了“双低”甘蓝型、早熟、抗寒油菜新品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实现了新突破。在小麦品种上,加大冬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育种力度,加强冬小麦早熟、高产品种选育,为农区套复种饲草等作物与粮草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引进和选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豌豆、蚕豆、荞麦等特色作物新品种以及高产、优质、抗病的玉米、甜菜、箭舌豌豆、燕麦、小黑麦等作物新品种。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