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稳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增收的新路子,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取得了粮食连续六年增产的好成绩。2009年粮食总产646亿斤,居全国第4位,比2003年前移1位,比上年增11亿斤,比2003年增152亿斤;粮食单产408.5公斤,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二,比2003年前移4位,首次连续四年保持在400公斤以上;人均占有粮食421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占全国3.9%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6.2%的粮食。江苏粮食取得如此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在认真落实好中央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大省级投入,提高补贴标准,让农民得到最大实惠。在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上,2009年全省核定水稻直补面积3457.63万亩,农资综合直补面积5220.94万亩,各级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42.93亿元,其中省财政安排6.5亿元,市县财政安排0.82亿元。在良种补贴上,国家良种补贴全覆盖以前,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水稻、小麦良种补贴,2003年秋播开始小麦良种补贴试点以来,累计投入良种补贴资金26.5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3.4亿元。实行省级政府统一采购良种,有效引导了良种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解决了品种“多、乱、杂”问题。在农机具购置补贴上,为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种植机械化,江苏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是全国较大的省份,2009年,全省用于农机购置补贴的投入达8亿元,其中省级及以下各级财政投入补贴资金2.6亿元,资金总量居各省前列。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上,2007年选择苏州市、宿迁市试点,2008年全省覆盖,2007—2009年省财政安排6.45亿元用于推进农业保险工作。
(二)始终坚持把推进综合产出能力建设作为促进粮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6606万亩基本农田这一红线。在实施耕地数量“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同时,强化耕地质量“占补平衡”,省农林、国土部门紧密合作,对易地补充耕地项目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二是强化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2004—2008年我省先后在38个县(市、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了132万亩标准粮田建设,中央和地方总投资3.82亿元,2009年启动了42万亩标准粮田建设。省政府组织制定并下发了《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从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等六个方面明确量化指标,采取“自上而下明确指标、自下而上编制规划”的办法,坚持整合资源、连片治理、综合开发,分年度组织实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到2020年每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5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0%。三是强化耕地质量建设。重点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推广补贴和绿肥种植补贴,2005年以来,中央和省两级投入耕地质量建设资金3.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1.9亿元。通过努力,全省高、中、低产田比例分别达35%、46%、19%。
(三)始终坚持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重要支撑。多年来,江苏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进粮食生产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在省农业三新工程等重点农业项目上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技术集成推广,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粮食单产比2003年增54.5公斤/亩,增15.4%。一是品种选育上,育成了一大批单产潜力700公斤甚至750公斤以上的水稻品种、550公斤甚至600公斤以上的小麦品种,2003年以来,全省育成并通过审定稻麦作物新品种152个,其中水稻112个,小麦40个,宁粳1号、武粳15等8个品种列为超级稻品种,推广面积达672万亩,全省稻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二是在高产技术上,从上世纪80年代的叶龄模式栽培、90年代的群体质量栽培到新世纪以来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水稻机插秧、抛秧、旱育稀植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提高单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专用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应用面积都达到1500多万亩,机插秧面积占水稻面积的比例接近1/3。三是在病虫害防治上,成立了以省领导为指挥长的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强化病虫防控能力建设,大力推广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共建立病虫区域监控站35个,重大病虫防治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四)始终坚持把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实现稳粮增收的重要途径。以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专业化服务,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形成了土地集中经营、合作经营、统一服务型三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探索出了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子。2009年省财政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产增效创建,全省各级共建立粮食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259个,增产粮食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全省万亩示范片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923个,带动大面积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2500个左右,形成适度规模经营面积700多万亩,其中土地集中型250万亩左右,合作经营型150万亩左右,统一服务型300万亩左右。苏州、无锡等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土地流转给予补贴,如昆山市市镇两级财政每年为每亩流转土地补贴400元,已有80%以上的土地进行了流转。苏中、苏北等地区通过在粮食生产上开展全程专业化服务,实行集中连片布局、订单种植。(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任 吴沛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