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建设动态
为社员解决生产难题最快乐——记四川省盐边县红格镇农技员冯朝华
时间:2010-05-24 08:52:14来源:作者:过客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农技员冯朝华同志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0年,作为农技推广战线的普通的一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令人振撼的壮举,用辛勤与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在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事业添砖加瓦。

  2009年冬到2010年春,攀枝花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灾害,红格镇是旱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3月下旬的金沙江边,骄阳似火,冯朝华在红格镇金河村二社宋金荣的芒果园里手把手的为社员讲解“地膜覆盖保水技术”,动手把果树窝周围挖松,担水浇果树,用地膜覆盖在树盘下,用泥土压紧地膜四周和接缝。中午了,盖膜果树的地膜上结满了水珠,轻轻一摇,水珠就全掉到了地里。社长郑腾科看着冯朝华一手的泥土和满脸的汗水对他说:老冯,看来你教大家的“地膜覆盖保水技术”还真有效!我们要把自己的果树都盖上地膜,先把苗保住!

  4月上中旬,正是红格镇金河村、新隆村中迟熟水稻的最佳播种期,但这里220多天没有降雨了,持续的高温使人畜饮水都困难了,更不要说用水育小秧了。冯朝华积极给政府献策:水源稍好的村社农户采取湿润育秧技术,干旱严重的村社农户采取旱育秧技术,借田育秧,投亲靠友育秧等措施确保小秧量,为大春粮食稳产打下扎实基础。

  红格镇的金河村、新隆村是最偏远两个村,有的生产合作社还不通公路,有的生产合作社虽通公路,但路况极差,从公路到农户、地里,还要爬坡上坎,翻山过沟,辛苦就不用说了。冯朝华走到了每一户需要指导湿润育秧和旱育秧的农户,到了每一块秧田、秧床,查看湿度和苗情,指出了那块秧田需要浇水,那家秧床需要喷药。凡到过的村社农户都得到了老冯自编的《水稻湿润育秧技术》和《水稻旱育秧技术》。几天后,老冯走路明显慢了,甚至还有点瘸了。因为他脚板上有好多鸡眼!一起下村的年轻人都劝老冯休息,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只是脚有点问题,小毛病不碍事,还是坚持同大伙一道走遍了该去的村社农户。

  冯朝华认真做好关键农时季节、重要农事活动和防御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服务。去冬今春严重旱灾发生后,冯朝华积极向市县气象局滚动报送最新灾情,并多次陪同市、县气象局、农牧局领导和专家深入灾情最严重的金河、新隆等村社和昔格达水库调研,及时把各种抗旱救灾技术资料发到了群众手中,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为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实现全镇农业生产稳产增产奠定了基础。

  冯朝华兢兢业业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搭建起了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畅通的信息桥梁,他多年被县农牧局评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先进个人”,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社会稳定和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