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经验之谈
加快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遍使用
时间:2009-10-29 15:27:1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农业电子商务网络的建立,旨在利用飞速发展的国际互联网技术,不断扩大农民对农机、农具、化肥、种子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从网上浏览、网上提交订购、商品配送、货款结算的一条龙服务。现在全国有十几个省市建立了农业电子信息中心。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以上,找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十分重要。

  电子商务在国内外各领域早巳普遍应用了,在农业领域也已经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2005年欧盟的商业贸易额约190亿美元,据推测,在线交易总收入达25亿美元以上。网络作为一个新的信息资源对发展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洲有电子商务网站2.5万个,其中1000-1500个网站服务于农业领域,约占网站总数的5%,在美国这一数字达到14%。

  我国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的购买市场,但现有的流通体制不能满足农村消费者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农民很难方便、快捷地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农业电子网络的建立和使用,将会极大地改变农民的消费环境,使其足不出村就能在本地区设立的网站上查询购买其满意的商品,这将大大地激发他们消费欲望,同时也为网络公司带来巨大的商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产品已经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面向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比以往更需要信息化引导,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下,农民没有信息,种什么、种多少、什么值钱、什么好卖都不知道,这种盲目的生产经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速度了。电子商务通过网络把全国,甚至世界的供求信息汇集一起,对农民的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是农业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我国的电子信息业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电子商务在农业以外的其它领域已经普遍应用了。因此,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我国有着优越的条件和可靠的技术基础。在我省农村使用电子商务网络指导农业生产的农户不是很多,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率很低。

  目前我省农村使用电子商务的还很少,交易的规模、数量、电子商务的利用率、社会影响力、效益规模还很有限,同时存在一些问题。1.基层农村对网络不重视,农民对网上交易缺乏信任。主要原因是基层的干部、群众对网络知识缺乏了解,影响了网络使用效率。因此要加大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使农民充分认识网络所带来的科技信息和经济效益,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盲目生产中走出来,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销售。2.基层网络设施建设不够,计算机服务网络系统和交换系统的建设还有待于进—步建立与完善;一些基础的配套服务不健全。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基层网络设施的资金投入,给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个良好的外部环境。3.农业电子商务网站自身营销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商务网站无法获得足够的访问量,这与没有作好网站的自身营销有关。商务网站应该在除互联网以外的媒体上发布网站信息,在其它网站发布广告条,提高网站的认知度。4.网站的各级网点的建立和各种制度的建立,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网站的存在及效益。5.电子商务的安全运行能力还有待提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犯罪也在增加,如何防范电子商务信息被黑客偷袭,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将是一个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从工商管理到法律措施及技术等方面加强网络运行安全保障,切实保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6.我国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电子支付有待完善,行业电子商务规则尚待制定,电子商务的运行还不能囊括现实生活中的全部交易过程。应立法解决电子商务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保证通过电子商务签订的贸易合同可以顺利执行。

  (兰蓉)

  《吉林农村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