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经验之谈
黑龙江密山市信息村村通为农民架起了致富桥
时间:2009-10-29 15:27:4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今年,黑龙江密山市网通公司又投资350多万元,新增架光缆50多公里,宽带进了农户。农民说,这回网速快了,坐在热炕头上就可以看外面的新鲜事儿。

  鼠标点世界,一网通天下。看近日天气,看大豆、玉米、水稻行情,大量信息装进了农民的脑子里。一点鼠标,网上出现的是农业生产、化肥种子农机具介绍、市场行情预报等信息,还罗列了中国农业信息网、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中国大豆网、中国养殖网等多家网址,尽是全国农业信息“集锦”。互联网入村,农民成了“网迷”,据统计,密山市农民目前拥有电脑达到4000余台,上网人数达6万多人。

  当壁镇庆利村农民徐成刚,按网上菜单“引路”,养貉子50只,种地200亩,再加上按网上粮食的“差价”收粮,一年4万多元收入。网络成了“助手”。网上“打听”,网上卖粮,网上交易成了农村新时尚。密山市村级信息服务站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站注册了200个“一站通”编码,不够用,又注册了400个。网络促进了生产发展,促进了乡村文明,农民冬闲不闲,“叁儿一伙儿、俩儿一串”,聚在电脑前看天下,在网上卖粮、交易农产品,网上休闲、娱乐,一些迷恋麻将的“赌民”成了“网民”。

  珠山村农民李成林说,上了宽带,把市场搬进了家里,网上购物、网上卖粮、网上聊天,脑瓜活了,路子多了,今年,10亩地土豆,网上签订单可增收2000多元。网络连通天南地北;电话打到了俄罗斯,张山成了跨国的粮贩子;电话打到了大连,李云东成了经纪人,几车生猪运往大连,狠赚了一把。

  网络拉近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距离,网上签订单不再是新鲜事儿。旺达米业刚开工,网通人就上门了,架电缆2000多米,安电话、上宽带,电话、网络同时开通。网上报税、网上销售,企业通过网络收购水稻1万多吨。新华新食品有限公司电话开通后,直接通过网络与农民对接,电话签订单、谈价格,解决了1万多户40万亩白瓜的销路,大大降低了收购成本,提高了商业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