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红娘牵线—记西安市长安区创新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工程
时间:2009-10-29 15:28:0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要的家具样式及图纸已发送到你的电子信箱,如有意合作请速回信……”11月29日一大早,在西安市长安区“木器张村”做了半辈子家具的肖计安,一边翻看手机短信,一边催促小儿子快些上网打开邮箱。这是老肖在两个月前,把儿子的E-mail留给山西客户后,收到的又一张订单。自从给厂里装上电信宽带上网设备后,靠着这长有“千里眼”的电脑红娘,老肖已经做成三笔“不打照面的黑摸生意”了。
今年年初,长安区结合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目标,会同电信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新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创建工程,重点扶助子午张村、斗门官庄等9个行政村创建首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村。优惠政策规定,凡预存50元话费的农民家庭固定电话免费安装到户、一次性缴纳720元包年服务费的家庭免收宽带初装费。依赖区上实施这一工程的相关优惠政策,给自己安上了“千里眼”的时尚农民,除了老肖还包括韦曲街道南里王村、斗门街道官庄村、鸣犊镇留公一村等在内的9个行政村的300多人。靠电话、手机、互联网这些现代传媒工具的帮助,有些农民的生意都做到了千里之外,而且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截至目前,9个信息化建设示范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2个示范乡镇的政府驻地宽带覆盖率达到了100%;长安区还建立起了一个网络信息服务站,共计发展农村宽带用户300多户。
斗门街道官庄村是市上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也是长安西片远近闻名的电信村,全村现有固定电话用户291户,占到农户总数的95.4%,为了联系生意和方便小孩学习电脑,该村现已发展宽带用户50多家,覆盖率达到17%。固定电话和网络,使村民们与外界的联络四通八达。近年来,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挣钱,没有一人失业待岗。个别头脑灵活、信息量大的能人,还在自家门口干起了农资农具、农副产品的销售联络等营生。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信息载体已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重要工具。
为了切实加强农业信息入户和农副产品产、加、销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利用工作,长安区还联合中国联通长安支公司创建了“长安电子农务网”并开通了电子农务手机短信平台。信息范围覆盖了农业政策法律、新兴农业技术、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和价格行情查询等多个领域。区农业局还对在区农业信息网、市农业网、省农业网上发布或采用的信息给予奖励,发给农民信息员每月30元话费和信息费补助金。同时还投资30万元给全区25个乡镇、街道和12个农产品协会配备了电脑、接装了宽带,积极组织示范村的农民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全力配合全区新农村信息化示范村的创建活动。通过《长安农情信息网》、《联通电子农务》等相关网络平台,及时收集、归拢和发布涉农信息,指导农民的生产销售行为,抵御市场风险,有力地助推了农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全面接轨,也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发展进程。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