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在问题 小麦主产区氮磷肥用量普遍偏高,有机肥施用不足,一些区域微量元素锌和锰缺乏。 2、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提倡有机无机配合。 (2)因地因苗追肥,适当增加中后期的氮肥施用比例。 (3)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 (4)注意锌等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5)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用量和时间。 3、施肥建议 (1)在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条件下,施肥总量为:氮肥(N)13~15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 (2)在产量水平350~500公斤/亩条件下,施肥总量为:氮肥(N)11~13公斤/亩,磷肥(P2O5)4~6 公斤/亩,钾肥(K2O)5~7公斤/亩。 (3)有机肥施用量较多的地区,根据目标产量,酌情减少化肥施用量。 (4)土壤有效锌、锰不足的区域应分别施用硫酸锌和硫酸锰各1 kg左右。 (5)淮北麦区氮肥总量的40-50%基肥,50-60%作追肥。淮南麦区50-60%氮肥基施,40-50%追施。钾肥的70%作基肥、30%作追肥,磷肥、微肥通常一次性基施。 (6)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小麦追肥方法:条播麦田用独腿耧条施;趁雨撤施;无雨无墒的情况下,可先撤肥,后用微喷灌水;有灌溉条件的可结合沟灌畦灌施肥。 ( 来源: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