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受淹能否保苗,决定于出水早迟。田管的关键在于抢排积水,加强管理。 1、及时清洗秧苗。退水时用齿耙随水流方向洗去叶表的泥垢,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2、适当控制水层。淹没后的秧苗,茎叶细长柔嫩,根系由于缺氧还原物质积累多,根系变黄变黑,无白根,生活力很弱。遇到烈日高温保持10-13cm深水,下午4时后再排水露田,翌晨再重新灌浅水的办法;遇到阴天下雨,可以全部排干。 3、查苗补苗,确保全苗。对缺苗断垄的田块,通过匀稠补稀、匀大补小或催芽补种,保持合理的密度和整齐度;注意尽量采用同一品种以保证商品质量。如缺苗较多,则可退而求其次,进行重新播种或改种。 4、增施肥料适时移栽。露田浅灌水后,每亩施尿素7-7.5kg可增强秧苗尽早恢复生机的能力,促使白根发生多。在新发白根长2.2-2.5 cm,新叶抽生1.5叶左右时,进行移栽。不仅易于拔秧,而且由于白根伸长,叶面积小,栽后返青快,秧苗成活率大大提高,一般成活率可达90%以上。 5、加强测报,防治病虫。大水过后的生态条件容易造成一些病虫的侵入、蔓延和危害,秧苗素质下降,组织创伤,也易受病害侵染,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治迁飞性害虫(如稻飞虱)和水稻白叶枯病等一些生理性病害的危害。 慎用除草剂。在秧苗受淹前后使用除草剂均会减弱秧苗耐涝力,故受淹后秧田不宜使用除草剂。 ( 来源:宁国市农技中心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