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为契机,拓宽思路,强化措施,努力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带动村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和载体,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尽早享受到现代远程教育的成果。
该县古河乡古河村书记覃红说,通过远程教育网络这个平台,村民的思想ADV_CONTENT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新的种植养殖技术被广泛应用,通过培训教育,全村确定的重点产业得以大面积推广,特别是烟叶种植,全村已有33户农民种植烟叶80多亩,同时建起了4个标准化的烤房,让农户能及时有效烘烤。预计今年烟叶每亩纯收入1200-1500元。该村还引进西伯利亚鲟鱼,建成近100亩鲟鱼养殖基地,全村共有350多个网箱。
该县岩滩镇协合村利用远程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由农民代表根据生产实际进行“点菜”培训,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建站以来,该村共举办培训班40次,培训农户400户,其中,培训农民群众1300多人次,农民党员200多人次。全村农民群众初步尝到了远程教育带来的甜头,涌现了一批致富的典型。党员覃家兴通过学习养鱼技术,筹资2万元建起了网箱养鱼,今年已创收近6万元;党员唐奇观等,通过学习养羊技术,把“穷技”嫁接到“富树”上,带领该屯群众致富,目前全屯已有8户农户养殖200多只羊。
全县16个乡镇156个行政村积极依托远程教育平台,针对村民需要了解的各类种植养殖技术和科技知识,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为农民在家自学提供了方便。各乡镇还组织“多层次、多专题”的培训活动,把农民集中教育培训活动与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农事村办”主题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开展党员设岗定责,让他们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传授实用技术、提供致富信息,形成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共同宣传远程教育、学习远程教育、应用远程教育的联动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9月18日,全县99个终端站点共点播90751次,总使用时长29584小时;累计组织集中学习2756次,参加集中培训11.42万人次,其中,培训党员8652人次;党员接受培训率达93.2%。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类信息1.6万多条。远程教育已成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培训点、农民群众掌握适用技术的致富点、满足农民群众精神需要的传播点,被广大党员和群众称为“家门口的大学”。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