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孝昌县构筑远教信息网服务新农村建设
时间:2009-10-29 10:06:3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近日,在湖北省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村的远教信息服务站,我们看到了一片信息繁荣的景象,农民利用网络信息有了自己的一条致富路。请听孝昌台记者张利利发来的报道!

  现在正值苗木交易的黄金季节,从经营苗木花卉中尝到甜头的孝昌县周巷镇农民抢抓有利时机,将大批香樟、广玉兰、桂花等风景绿化苗木通过交易市场输送到武汉、上海等大中城市。苗农、花农们笑呵呵地数着钞票,日子越过越红火。

  孝昌县周巷镇,充分利用远教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以凤凰山茶叶集团公司为龙头,沿观音岩干渠15个村800多农户发展茶叶1.5万亩;以新龙村苗木花卉专业村为龙头,沿王杨公路18个村1000多农户发展苗木花卉1.5万亩;以阳岗早蜜桃基地为龙头,沿京珠高速公路11个村发展干鲜果1.5万亩;形成了三条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发展格局。可为农民年创产值2.4亿元,人平增收180元。尤其是苗木花卉产业在促进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孝昌县启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通过建立远教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网络进村、信息入户。如今这项工程已成为一项富民工程,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远程教育信息网络走上致富道路。

  周巷镇新龙村村民汤立贵:我们原来销售就主要是靠老客户介绍,电话联系,沟通不方便,信息闭塞,现在通过网络平台啊,在网上找一些信息,网上进行了一些价格方面的沟通,现在这个苗木的销售比原来都快一些。

  周巷镇新龙村村民袁真:以前啊,我们村苗木资源很丰富,可是就是找不到销售渠道,自己的东西好,可是只能放在家里,赚不了钱,心里很着急啊,自从搞了这个远教网络,我们的信息渠道宽了很多,可以和外面的市场联系了,赚了钱也开阔了视野。

  周巷镇新龙村村民周涛:有了远教信息网,销售渠道更加广了,经济水平提高了,生活更好了,心情也就更好了,希望这样的便民惠民政策越多越好。

  周巷镇新龙村党支部书记、苗木大户汤华斌在家里排行老大,1980年高中毕业后放弃学业,回家里帮父母挑起家庭的重担。1982年,新龙村里有一些农户靠种植苗木赚钱。看在眼里的汤华斌不顾父母的反对,把家里近2/3的田地种上了苗木。近年来,通过远教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他在北京、天津、湖南等20多个省市建立销售窗口,为全村的苗木拓展了市场。目前,全村的苗木花卉面积由原来的2000亩增加到4000亩,种类达40多个系列140多个品种。2006年,该村仅花木一项创收达4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周巷镇新龙村党支部书记、苗木大户汤华斌:我们周巷镇新龙村从2007年建立了远程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对我们村的苗木花卉产业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为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以前我们没有开展远教科技信息平台的时候,我们这个苗木花卉产品的销售很有些困难,因为我们要到外地去找人家,要花时间,要花金钱,有时人去了,他不在家里,有时人回了,我们人又回来了,在从开展远教信息平台了,我们这个苗木花卉就可在网上销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在网上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苗木的产品质量,为群众节省的时间和金钱,对群众又增加了经济收入。今后在孝昌县委县政府、周巷镇的正确领导下,把这个远教科技信息平台做好,为群众增强更多的收入。

  孝昌县先后投入130多万元,将远教网络终端延伸到全县12个乡镇的农村村级活动室、种养示范基地和文化中心点,除为农户提供科技知识培训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农副产品供应信息,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与专家连线,寻求农业专家技术帮助,实现科技、信息的共享和转换,拓宽了农户致富路。

  远教网设立了政策咨询、法律服务、致富经、热点影视等10多个栏目,受到党员、群众欢迎。孝昌县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利用网络组织农民群众观看实用技术教材的基础上,他们依托农村主导产业,建立了水果、蔬菜、畜牧养殖、茶叶等示范基地,把远程教育链接到农业产业链上,形成了以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为中心的多个“致富信息圈”。

  据了解,截至目前,孝昌远程教育网络已覆盖全县280个村,年底可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过远教网络平台,这个县已为5000多户农户开展了科技知识培训,向农村推广实用新技术126项,帮助农民新增农副产品销售额达1.66亿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