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丽)
第四届“中国信息化应用年会”在北京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
我们邀请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道亮为大家演讲,他的题目是从社会发展趋势看农村信息化趋势。
李道亮:谢谢主持人,各位来宾下午好,我的题目做了一点调整,意思不变,叫做新形势下的农村信息化。今天代表们多数是媒体和IT企业的,农村的比较少,我给大家换一个口味。
下面讲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形势,第二什么是农村信息化,第三这种形势下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是什么,最后是简单谈一下基本对策策略。农村信息化德兴市,我个人认为是四个方面,第一是经济危机,第二是城乡统筹,第三是发展现代农业,第四三鹿奶粉事件引发是食品安全海啸。这样的形势下给农村信息化带来什么机会呢。
先说一下经济危机给农村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计划,这里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需要投资4万亿,这里有三项跟农村有关,第一、二项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四项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还有第六项,加快结构调整。这里结构调整主要是把高新技术产业用到农村去,这三项是给农村直接有关系的。针对国务院提出的一揽子计划,各部委要提出自己的,工薪不马上提出自己的十个重要措施,第六、七、八是和农村信息化有关系的,第六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第七推动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手机在农村的应用远远超过计算机的应用,现在农村手机用户60、70%左右,而计算机的用户比例只有2%多,不到3%。第八大力扶持农产品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主要提了三点,我个人认为是把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化的那套东西,把研发设计、管理、生产过程、装备、综合集成、流通这些东西用信息化集成在一起。第二方面是重点行业的应用,农业肯定是国家的第一产业,所以重点行业应用也是对农村信息化很好的机会。第三方面是推动计划,这些都是农村信息化的机会,这四万亿体现在重大工程上,每个工程代表投资和技术、产品,所以这些是对农村信息化来讲的机会。
第二方面十七届三中全会,7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的体会是承包责任制,农田分田到户,三十年之后提出城乡统筹和土地扭转,扩大规模,主要是两点,第一是城乡统筹,第二是发展现代农业。这个图是中国现在的基本国情,右边是发达城市,左边是贫穷乡村,当然有点夸张,每年我都到欧洲去,看中国的贫穷,必须是到农村去,看欧洲的富裕也要到欧洲的农村去。所以我们中国的农村的发达和富强,就是我们国家的发达和富强。30年之后党的声音到这里是必然的。城乡统筹有几个方面,这里有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医疗、卫生、教育、安全方方面面。近年来开始,中央把政策放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市有的农村都要有,关于教育、医疗、文化、保险、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投资都是需要有一些信息技术支持的。要实现均等,信息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现代农业第二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样的目标必然是集约化的、声频化的,需要科学技术支持的,并且是各个产业分工合理的产业才是现代农业,如果为这个事情在07年去了欧洲,考察了养猪场、养鱼场、辣椒场,比如这个猪场,几乎是一个家庭农场为主,只有三个人,养了6千头猪,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不同类型的猪都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这个图是监控系统,这是鱼场的情况,也是自动的水质监控、循环,饲料自动投喂,80个池子只有两个人,整个控制系统靠的是信息系统。这个是辣椒场,八万平米,三个人雇了一个女工,老家是无图栽培,所有全部是计算机化的,这是我看到的辣椒场,长到秋天三点五米高,一平方米35到40公斤,只有六个工人,8万平方米。这个图实现了无土栽培,像人打点滴一样,营养是这里,跟土是不接触的。下面的罐子是生产二氧化碳的。这是奶牛场的情况,我就不细说了。这是猪场的追溯系统,如果出了任何问题,场主就一辈子都不会从事这个行业。这个农场主跟我同岁,文化水平比我们要高。
下面谈一下农村信息化,我个人认为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民、农民方面应用的普及的程度过程,第一程度有多大,第二一说信息化就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农村信息化主要是五个方面的建设,第一是环境,主要对农民意识、文化素质、经济收入、模式机制这方面的建设。第二是基础设施,主要是三网,电话、电视、英特网。第三方面是庞大的信息资源,因为农村需求很大,农村信息的供给也是非常庞大。第四方面农村信息化必须有一个队伍,因为越往下越多,中国农民现在应该是占65%或者62%左右的农村人口。最后是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这样的情况下农村信息化有什么需求呢,第一落后地区的重点就是基础设施,第二方面是发达地区主要是信息化终端的装备水平的提升,这是发达地区来讲。资源来说,共享是必然的趋势。现在各部委都在做农村信息化,但互不共享。总体趋势这宁夏做的非常好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对农村的服务必须入户,很多服务都是进村,入户还很远。在有农村有很多需求,网上有很多信息,但现在融不到一起,如何对接,这里研发了信息搜索技术还有信息的发布技术,所以我觉得手机很好,农民现在都用手机,再有是网上的资源融合整合技术,也是需求比较明确的。再有一方面,农村信息化需要多元化的、社会化的工作联盟,所以包括政府、IT运营商、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中介组织都是未来发展趋势。还有农民协会将不断发展壮大,将来有可能是我们国家面向农民服务的主体。从技术应用角度讲,爱四大技术将来是农村信息化的主体,未来5年,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我们国家计划是20年小康水平到40或者50年中国全部实现现代化,按照这样估计,支撑现代农业的技术是需求。第二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缩小城乡服务均等化,第三是保障食品安全,第四移动互联,这越来越重要。
这是现代农业的技术,城乡均等服务主要是旅游、金融、政务、社区管理、文化、安保、劳保、教育、合作医疗,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特别是远程。安全技术主要是溯源和视频素侧信息技术。还有移动互联建设成本低,比宽带容易的多。再有5年的时候,手机跟现在的笔记本很多技术会融为一体,那时候对农村来说更是很大的空间。对策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是四万亿是重大工程下去的,我们机会在哪要把握住,第二信息化核工业化融合这是一个趋势,我个人理解现在是经济放缓,在调整结构上是机会。第三是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多元化的多赢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体系的构建,再有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所以我们总体的策略,因为这四万亿投向地方政府,农村信息化涉及面太宽,一个人吃不了这个天,所以造成利益共同体,要变成蓝海战略。而且硬件是重点,软技术向硬技术转变也是重点,有那么多领域,要在这些方面做突破。
刚过了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