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7日电 11月6日,毕节地区29个新农村信息化试点建成开通。
记者从毕节行署与中国电信贵州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新农村信息化试点建成开通仪式上获悉,自毕节试验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中,电信部门共投入资金1680万元,铺设光缆约200皮长公里,新开ONU设备18个点,装设OLT设备10套,乡镇综合信息网站、特色彩铃、网上农贸市场、新农村综合信息平台96188、农村远教新模式影信通、电话会议、乡村总机、视频通讯、网络村务公开、百姓诉求等十大功能完全实现并经过测试。
中共毕节地委副书记安金黎说,29个试点村信息化的建成开通,将会彻底改变这些村信息不灵、对外联系不畅、农产品流通不活等现状,实现了"人在家中坐,信息网上来",使农村信息化成为农民生产的好帮手、各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毕节地区将加快全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完成2010年1500个村、2011年1500个村、2012年全部行政村建成信息化的目标。
安金黎指出,务必要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要达到建成一个、带动一片、惠及一方的效果。
一是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信息服务站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信息服务工作,及时更新和完善网站信息和资讯,保障信息服务站服务工作长效运转。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道路,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各方参与,努力拓宽服务渠道和功能,搭建各方共建、共享、共赢的平台,努力形成"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民受益"的农村信息服务站长效机制和自我发展之路,推进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要提高应用能力。要按照"贴近农民、贴近市场、贴近产业"的原则,将公益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在农产品流通中、在农村管理中的应用。要把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通过集中授课、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信息员信息化技能及经营理念的培训,提高信息服务站业务人员的操作和管理能力,逐步建成一支懂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应充分利用电信网络平台,把党的政策和远程教育内容以及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及时送到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手中。要抓好农村劳动力信息运用培训,加快培养一批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农村信息服务骨干队伍。
三是要强化技术服务。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安排业务骨干到试点村指导设备安装、运行测试、业务咨询和后续管护工作。要拓展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功能,逐步增加面向农民的法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服务,做到一站多用,一网多能,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要解决信息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问题,激发他们积极搞好信息服务工作的热情,发挥他们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纽带作用,使农村信息服务站真正成为农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好帮手。
同时,安金黎对毕节地区明年的新农村信息化工作进行了部署,确保明年1500个行政村信息化建设推广实施任务全面或超额完成。
一是要加强领导。毕节地区成立了由地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地委、行署有关领导和电信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办公,具体负责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要实行各级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其他领导同志要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要统筹规划。各县市区要按照地委行署《关于认真抓好全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明年1500个村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确保既科学合理,又让群众满意,既让群众用得上,又让群众得实惠。要至上而下,上下结合,反复论证,尽量使编制的规划符合民意,赢得民心。要及时安排部署,迅速启动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是要形成合力。搞好农村信息化建设,电信部门是实施的主体,资金、技术、人员投入都以电信部门为主。但是,地方党委、政府要全力给予支持,积极参与建设,在宣传动员、引导协调、征用土地、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等方面做深入扎实的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要帮助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要坚持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动员、统筹、整合包括电信运营、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合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要按照"整合资源、多方共建、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整合全区农业、林业、气象、计生等涉农部门有关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共享,全面提高我区农村信息化水平。
四是要广泛宣传。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很广。各县市区、乡(镇)和各有关部门都要采取进村入户、召开会议、集中培训、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和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介,大力宣传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使农村信息服务站真正成为农民查找和发布信息、搜集资料、技术咨询的重要平台,使信息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五是要强化督查。各县市区、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结合起来,与落实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结合起来,建立督促检查制度、情况通报和督办整改制度,加强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全面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要实行不定期调度、不定期检查、不定期通报,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分析指导、及时查漏补缺。对工作中好的作法和典型,要及时总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区面上推广,指导搞好面上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对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不好的,要提出督办意见,限期进行整改。要求进行整改的工作,每项都要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真正见到实效。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