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报讯 富锦市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形式多样、资源整合、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原则,通过搭建网络平台,组建网络系统,建设农业专家服务中心,培养信息员队伍,探索并创建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专家服务、远程管理、公益无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服务模式。
从1999年开始,富锦市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第一部农技热线电话,同时成立了服务于农技热线的专家门诊。2004年,充分利用全省农业110信息服务热线建设试点县(市)的机遇,建设了以“农业110”信息指挥中心、99110信息服务热线、三农服务车、镇级“农业110”服务站、村级信息服务点为主要内容的“农业110”信息服务热线系统。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了农业部《三电合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批国家部、省级农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了集专家咨询服务、农业信息服务、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测土配方施肥、综合化验分析、劳动力转移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专家技术服务机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目前全市266个行政村全部建设“六位一体”活动室并配备计算机、电视机等信息服务设备。
富锦市农经局通过与黑龙江农旺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以市场化方式破解了农村信息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由黑龙江农旺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无偿投入方正品牌电脑200台,选择187个村配置网络终端设备并吸纳这些村成为北方农网的信息员,并义务为村民团购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代购农产品,免费在网上发布本村经济信息。西林村农民还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信息,购销种子、化肥、农机具。西林村党支部还与大连油脂厂签订了5000吨大豆购销合同,既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内设专家现场咨询台,专家常年驻院工作,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服务。中心免费向农民常年“全天候”开放,实现与农民零距离。99110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农业专家挂牌为农民服务。目前已接待农民咨询5000余人次,处理热线电话8000余次,技术专家深入村屯个性指导9600余户,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2万余条,为农民提供技术资料1万余份,发放科普书刊和技术手册1.2万份。针对去年春季由于气候异常等原因造成的水稻、玉米发生的大面积罕见病虫害,多次举行了专家会诊,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处理意见,提高为农服务质量。
按照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要求,黑龙江农旺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网络信息平台——富锦农经网,2006年6月,富锦农经网正式运行。三年来,富锦市在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农垦等领域形成近40个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并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在加强农业信息交流、指导农业生产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农副产品市场与外部市场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网络团购农资交易7000余吨,实现土地流转3800公顷。农民通过网络团购化肥9750余吨,节约生产资金达150多万元;通过网上土地流转栏目信息,在外承包土地4万多亩;通过二手货栏目信息,销售购买大、中型农机具60多台套,交易额近500万元,农民网上发布各类供求信息5万余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