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05年,我市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为199部,接近小康目标值,到了2006年,达到228部,2008年达275.5部,今年1至9月份是278部,已大大超过了江苏省200部的目标值。”随着市统计局副局长马毅打开的统计表,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据呈现于记者眼前,记录的是我市走进信息时代,迈向全面小康的坚实步伐。
我市举措
改革开放启动了通信产业发展的“引擎”,我市电信业取得长足的发展。2001年,国家财政部、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文,宣布从2001年7月1日起,取消市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等专项用于邮电通信事业建设的政府性基金。地方出台的农村电话初装费以及附加在电话上征收的其他政府性基金项目,也一律取消。这些收费项目的取消,大大促进了电信消费。到目前为止,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了33万部,通信业务收入2.67亿元,列南通各县(市)第一,全省第九。
1996年,互联网正式登陆如皋,让人们拥有“千里眼”、“顺风耳”的梦想成真,也让“数字化生活”成为现实。随着1998年我市宽带业务的开通,更是促进了居民电脑拥有量的增长。如今,全市9万多用户正享受着宽带业务带来的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的信息服务。今年,我市还通过建立立体化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农村电子政务、建立镇信息化服务中心、建立村信息服务站、开展信息化镇村创建等途径,发动电信、移动、广电等部门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信息化进程加快。
百姓感受
记者见到如皋市新兴宠物玩具厂厂长殷有国时,他正在阿里旺旺上和客户进行交流。“尽管足不出户,但丝毫不影响我的业务,明年5月份前的订单都已基本谈妥。”殷有国笑着说。
时光倒转6年,2004年,殷有国的玩具厂还只是一个拥有10个工人的小作坊,一年利润也就一两万元。殷有国清楚地记得,那时跑个业务要全国各地走,一出去就要十天半个月,有时候时间花掉了,业务还不一定跑得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殷有国接触到了电脑,感受到网络的神奇。2005年,殷有国开始利用阿里巴巴网上贸易平台和客商进行网上交易,当年就收到成效,订单不断,从此业务量逐年攀升。“现在我的企业已成为了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有很多老客户了。”
如今,上班通过网络联系客户,出差通过网络订房订票,账户通过网上银行操作处理,就连很多生活用品也是在网上购买……殷有国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离不开互联网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