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加工网讯(本网记者北京报道) 2009年12月18日上午,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农业部信息中心联合主办,中国互联网协会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和农博网共同承办的以“拐点·起点·亮点”为主题的“2009中国农村信息化年度峰会暨第六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原所长侯自强在“2009中国农村信息化年度峰会暨第六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颁奖盛典”主论坛上发表题为“移动互联网——消除农村数字鸿沟的利器”的主题演讲。
侯自强说,因为时间关系,我想讲的快一些,我想今天讲的内容主要是讲一下消除农村数字鸿沟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一些新的技术。对于数字鸿沟就讲到农村和城市有一个信息化的差距。以前更多讲的是基础设施、通讯等等,现在我们会看到一些互联网新的应用也在把这个差距拉大了,因此也有有说目前的状态是数字鸿沟的2.0,互联网未来会向服务网、企业网发展。如果我们没有跟进的话,这个差距会拉大。怎么缩小差距,缩小数字鸿沟呢?三个大要素,一个是终端设备,一个是网络连接,一个是应用。过去我们讲更多的是电脑,电脑对农村普及来讲是一个大障碍,那么今天的变化我们有更便宜的上网本、手机、电视机。手机和电视机成为互联网的终端,会对未来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其次是网络连接,我们是在光纤上往下推,除了固网连接我们有移动、卫星广播也会提供更好的手段。应用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对在推动我们应用的发展。
侯自强说,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个图颜色深的是高收入,我们看少量高收入的人占GDP大部分,我们看宽带用户的分布也都是有钱人用得起宽带,收入越低用不起宽带。互联网好一些,比宽带好一些,穷点的人占的比例大一些。我们看到移动电话不是了,这个数字还是两年前的数字,现在这个数字看来是贫穷的人、收入低的人的比例会增大。我们会看到移动电话的出现对于低收入的人群,对于农村来讲,是一个实现信息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我们会看到我们现在互联网,刚刚高理事长讲了,现在的互联网网民是有3.8亿,其中移动的就将近有2亿了。我们会看到农村的手机上网的用户在去年年底是4000万户,今年这半年之内就升到1200多万,从4000万到了5200多万。更多的是农村手机网民半年增加了7%多,因为他们没有电脑,所以用手机上网。我们农民的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也在增加,平均达到每周使用17个小时。
侯自强说,所以我们会看到手机带动的移动互联网在解决农村信息化中间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去年我讲了,今年讲的更深入一些。现在200块钱的手机可以上WAP网,问题是我们现在三万个农业网是不支持WAP,用手机上不去的。但是现在有了一种新型浏览器叫UCweb,如果你装了UCweb浏览器,你用手机就可以上WWW了,就说我们今天的农业网站用手机都能上。
侯自强说,给了我一个宣传材料,我用手机上了一下,很流畅可以看。所以说现在的手机如果装上UCweb浏览器是有可能看WWW的。现在智能手机是全方位的,智能手机现在的价格是2000块钱,最近这个价格会控制1000-1500块钱,这样的功能更强。上网本的价格也就在1500-2500块钱。所以在农民可以接受这些条件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变,但是也有一个新事物,中星9号卫星开始在农村得到很快的发展,有一个小锅200多块钱,回去就可以看几十套节目。所以我们讲在终端方面和网络方面都会提供一个很方便的WAP,虽然很多网站都不支持WAP,但是用了UC浏览器所以这些都可以上了。
侯自强说,我们说手机尽量便宜,把手机的功能搁到网络上,保持手机是简单的,200-300块钱手机就能上,但是它的功能用云计算的平台,所以这就是未来一个发展趋势,把计算能力放在网络上,这样在农村里,农民花200-300块钱买个手机就可以上。
侯自强说,我们讲一下中星9号直播卫星,自从去年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广电总局政府采购送下去了,有几百万,但是山寨版做到了200多块钱一套,在农村是风行了,我下面给一张照片就是某县的一个小店卖小锅呢,现在估计有5000万接受设备,这个电视插完了,现在是看电视,他有IP数据的广播功能,如果我们网站通过IP把信息发出去,机顶盒可以下载接收,你关心哪个网站,你下载过来,用机顶盒可以看,这个可以实现的话,这是进入农村最简单、便宜的手段。这个农村的电视的村村通完全超乎了政府的想象,广电总局通过官方下去几百万,现在的问题是农村的有线电视都被他挤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侯自强说,所以我们把卫星直播电视和IP数据广播融合起来,这样我们可以把网站的页面,不同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我每天把这些网站的页面广播下来,你每天可以看,这样的话,成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
侯自强说,我们的信息把终端做简单,就需要把计算机把服务放到网络测,这样用云计算的平台来提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