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志杰)1月4日消息,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宣布2009年村村通电话工程年度任务已超额度完成。其中,自然村通电话比例相比2008年提高一个百分点,15个省份的1.3万余乡镇开展信息下乡任务基本实现。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确立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开展信息下乡”的村村通电话工程三大目标任务,并于2009年上半年发布了《关于2009年度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推进“信息下乡”活动的意见》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试行)》,明确2009年信息下乡的目标为,年内在全国1万个乡镇完成信息下乡工作,实现“四个一”,即一乡建一个信息站,一村建一个信息点,一乡建一个信息库,一村建一个农副特产品信息栏目;并提出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的基本规范,即应具备“五个一”基本条件: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员、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
《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工程年度计划整体超额完成。
首先,偏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据了解,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筹集资金达103亿,在大山深处、雪域高原艰苦施工,2009年全年为2.7万多个偏远自然村和行政村开通电话,实现了全国99.86%的行政村和93.4%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自然村通电话比例比去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其次,农村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2009年,全国新增4228个乡镇和行政村通互联网,乡镇通互联网比例从2009年年初的98%提高到99.3%,行政村通互联网比例从89%提高到91.5%。其中,三大运营商“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基础性综合信息平台已覆盖全国。
第三,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
目前,15个省份的1.3万余个乡镇开展了信息下乡工作,并基本实现年初确定的“四个一”目标。同时,全国1/3乡镇已建立乡村信息服务体系,信息内容、信息业务和信息终端的进乡入村初显成效。
在村通工程和信息下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以应用为主导的更为深远和广泛领域,资源整合和有效规划将成为下一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分析人士表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