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兰州日报报道:按照国家、省关于到“十一五”期间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要求,今年也就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兰州市将完成2289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这是记者1月5日从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得到的消息。
副市长周丽宁出席会议并讲话。
这2289个自然村涉及92110户,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分布范围广、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工程建设难度大。根据实际,兰州市确定分直播卫星、有线电视联网和多频道微波数字传输3种方式建设实现“村村通”目标。这其中,将在974个自然村建设41120个直播卫星,1315个村的50990户全部采用有线电视联网和多频道微波数字传输的方式建设。过去的一年,全市直播卫星完成470个村、16406户、40%的建设任务;有线电视联网和多频道微波建设方面,城区已全面完成80个村、1932户的建设任务;三县一区完成了600多个自然村,入网用户2万多户。今后3年,市广电总台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在“市县通”光缆干线通达的乡村,建设10到15个MMDS多频道微波站点,计划覆盖8万农户,在实现市级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整体覆盖的同时提高兰州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
周丽宁在讲话中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市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6%、98.4%,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全市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就是为了确保每家每户都能收听收看到质量较高、内容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既有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要切实把“村村通”工作放到突出位置,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施“中心带动”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重点做到组织领导、协作配合、配套资金、监督管理、工程质量五个“到位”,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