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沿河村六成农民变网民
时间:2010-01-12 17:14:51来源:作者:过客

  在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激荡的互联网时代,在新农村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大背景下,北京市京郊李桥镇沿河村农民积极接收新鲜事物,用互联网“武装”自己,6成以上的农民已经确确实实的变成了网民,一只新型农民的劲旅逐渐形成。

  农民渴望上网,村委会搭桥送文化

  曾几何时,“农民伯伯”们用亲切的笑容接收了这个代名词。但是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社会的快速进步,他们知道,通过互联网,可以查询到更多的生产经营资料,学习更多各种农业生产新技术,可以更加的开阔视野,获取信息。

  互联网虽好,可不少农民并没有电脑,更不会操作电脑,实践起来有一些困难,为此,沿河村委会大力投入资金,建起了拥有40台电脑的网络数字家园,并每周二、四定期对村民开放,配备专人负责,从基础应用开始,到文档、表格等高级操作,再到MSN、QQ等互动交流和各种信息的查询、发布,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带着无尽的喜悦和满意的笑容,从这里毕业,卸下传统农民身份,加入了知识型新农民的队伍。2009年,沿河村共举办各类计算机知识培训8期,开放网络教室96次,1000余人次受益互联网。

  茶余饭后不拉家常,各种新闻信息成为交流热点

  农民生活富裕了,家里收入增多了,现如今沿河村农民茶余饭后不再家长里短聊个没完,见面打招呼都是:“最近上网了吗,奥巴马耀来访华啦,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访华!” “看了,这两天我一直都在关注呢,晚上吃完饭我就上网,比看新闻联播知道的可多多了,快多了”昔日的张家长李家短,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却,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国内外新闻,社会信息,成了时下农民朋友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下岗失业不再惆怅,网络求职已经成为主要方式

  沿河村村民刘旺元,今年已经50多岁了,以前是李桥中学的会计,05年老刘下岗失业了。待业在家的老刘,一开始愁眉苦脸,想着现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是高学历高技能的年轻人,自己从新就业的道路一片渺茫。偶然的机会,老刘突然想起时下流行网上求职,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上了顺义人才求职信息网,凭借了勤奋好学的个性,自己一个人不但很快摸到了上网的窍门,还独立完成了自己的求职简历的发布,寻找适合自己的求职岗位,与此同时,老刘还继续深入学习了word,excel等等办公系统软件。很快,好消息传来,老刘的求职信息被马坡镇一个企业所获得,并且顺利的通过了岗位应聘,又重新开始了他的会计工作,这次的求职成功让老刘充分的认识到了网络的优势,大大激发了他的求知欲望,他说不但要做一个懂电脑的新“老”农民,还决心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地道的网民,这不,网上报税对他来说都是小意思啦,看新闻上网冲浪更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农闲不再打麻将扑克,网上打牌已经成为最大乐趣

  以往的农闲时分,村民几个人凑在一次,不是打麻将就是打扑克,时间久了难免为输赢吵吵嚷嚷。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网络在农村中的迅速推广,现在几个人要想在凑到一起打圈麻将,是越来越难了,为什么呢?因为网络游戏已经悄然进入了他们的生活。斗地主、打升级、下象棋、围棋,四川麻将、台湾麻将……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找什么级别的对手都能找到,牌技好的再也不用为了对方出牌的频频失误而争吵了,牌技差的再也不会因为对家比自己强而感到惭愧了,网络上那么多未曾见过面得对手,让你充分放下心中的包袱,随心所欲。这种传统娱乐方式向网络娱乐方式的转变,不但改善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还促进了乡风文明。

  因为电脑网络的普及,家中正在读书的孩子去网吧打游戏的更是越来越少,而利用网络搜索学习知识,丰富课外生活的则是越来越多,这些小网民们,已不再是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的懵懂少年,而是一个知识丰富、通宵天下事的“小大人”。

  改变传统村务公开方式,网络公开成为主要形式

  一进入沿河村委会,大门口矗立的大大的LED显示屏煞是吸引人的注意力。原来,村委会已经建立了通过局域网络,将村务公开、求职信息、农副产品行情及时发布的政务公开系统,让过往的百姓更加快捷、直观的了解各种信息和动态。在村委会办公楼里,设立的信息公开触摸屏,通过沿河村信息公开网站,让前来办事的每一个人都能详细的了解村委会的组织设置、工作职责、村内新闻、办事指南等等,方便了百姓,实现了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

  昔日拿惯锄头、提篮叫卖的老农民们,如今手拿“鼠标”成了地道的网民,他们也在追赶着时髦,积极接受者新鲜事物。农民对互联网的感知,对互联网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他们的生活,将不再离开互联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