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宜州市“大远教”工作带富一方
时间:2010-01-15 09:47:08来源:作者:贝宜可

  近年来,广西宜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探索远程教育共建机制,推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向党员中心户延伸。提高了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形成了各单位、各部门支持远程教育,各乡镇各村屯配合远程教育工作,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的“大远教”工作新格局。

  整合资源 探索共建新机制

  建立资源整合领导体制,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建大远教的责任格局。该市扎实推进远教入户工程,明确将远程教育入户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市远程教育工作,并成立了入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全市上下左右齐抓共建大远教的领导格局和责任体制。

  拓展资金筹措渠道,确保站点建设资金到位。为了确保站点建设资金足额到位,该市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推进远教入户工作。目前,全市12个示范站点通过“四个一点”的办法共筹措资金9.6万元,配齐投影仪、电脑、音箱等硬件设备。

  规范管理 建立远教工作机制

  领导带头,做好示范。该市建立了各级包乡、包村、包农户领导干部的远教工作机制,并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让他们成为熟悉远教的行家,又成为推广远教的服务员。市四家班子领导(含正副调研员)、四大办正副主任、市直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及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安装远教终端接收机,熟悉其中内容栏目及使用办法。在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下,许多农村“双强”村组干部、党员中心户、种植养殖大户、科技文化示范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民经纪人也纷纷申请安装远程教育机顶盒。截至目前,该市共投入远教经费100多万元,进屯入户注册用户达210户,安装使用了102户。

  主动上门服务,突出便民。该市远程办联合市电信部门、市直远程教育成员单位,选拔15位口才好、学历高、熟悉多媒体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组成宣传、资费代缴、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培训等4个专职工作服务组,开展上门服务工作。

  依托平台 开设“三课堂”

  示范站点做到“四个规范”。为营造良好的收视环境,该市在示范站点做到四个规范:组织机构规范,各乡镇示范站点组织机构完善,做到责任到人;上墙制度规范,相关制度上墙做到规范、统一、显眼;管理程序规范,管理程序做到实用、简便、科学;硬件标准规范,各示范站点的硬件设备均达到自治区验收标准。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为了及时解决建设远程站点中的各种问题,该市定期召开远教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着力解决站点“建、管、学、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狠抓落实 创新远教工作方式

  依托乡镇、村站点,开设“远教课堂”。为解决农村基层群众农活多而杂、学习时间难保证的问题,该市紧紧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农企对接”工程这一中心工作来精心编排节目,各乡镇均开设理论、农企对接、求医问药、致富直通车、科教前线、实用技术等频道节目,党员干部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学习,远程教育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依托党员中心户,开设“家庭课堂”。该市在一些距离村部较远的村民小组,选择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党员致富能手为党员中心户,召集本组党员群众在家自主开展学习培训、技术交流、供求信息发布等活动。该市洛西镇妙调村“党员远教中心户”韦红梅经常利用家中的电视机、VCD机等远教设备组织附近的党员群众收看各种致富宣传片,带领群众建设千亩种桑养蚕示范基地,与群众一起搞观摩、解疑难。

  依托产业基地,建立“三位一体”的远程教育“学用课堂”。该市远程办结合基地产业实际,优选基地“土专家”、“田秀才”向群众传授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组织一批专业科技人员,到远程教育学用基地进行辅导教学,对农业新技术试验、优良种苗繁育、新技术转化等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党员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据统计,该市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各类教学培训活动1765次,受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达17.6万人次,建立实用技术培训基地22个,党员种养示范点306个,党员远教中心示范户100户,党员科技示范村32个,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7100多户,累计带动2.6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使“大远教”工作真正成为顺民意、解民忧的民心工程。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