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一个人,带动一家人,影响周围一片人。学费全免,教材全免,考试费全免。作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旨在提升农村社会信息化水平,引导和支持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信息化知识,逐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这项工程已经成为我区群众参与率最高、受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政府实事项目之一。
万余人次走进“扫盲班”
练塘镇双菱村的村民李爱红是位羊毛衫编织的个体从业人员,在得知镇妇联举办“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找上门报名参加了首期信息技术入门培训班。经过6天的学习,她很快就掌握了电脑的基本知识,会打字、会上网、能搜索信息、能收发邮件。培训结束后,她还自学了Excel电子表格制作。“现在,我的一些羊毛衫款式数据和用工记录都用电脑来统计,省时省力。同时还经常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和朋友聊天,这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还开阔了视野。”据悉,本区自2008年启动“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以来,共宣传普及信息化知识56304人次,培训11460人次。今年是“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的第三年,我区将完成培训2000名人次,普及宣传30000名人次。这项民心工程不仅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而且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
设施配套服务培训
为了使“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更好地开展,我区2008年就建立起了村级信息化专管员队伍,在全区184个村和69个居委会配备了兼职信息化专管员。这些信息化专管员绝大多数是大学生“村官”,他们既是农村信息化培训的教员,又是信息化建设的带头人。顾丽萍是夏阳街道王仙村的一名信息化专管员,她不仅手把手地教村民使用电脑,做好信息化培训工作,而且还把信息化应用到农家书屋,把农家书屋的上千本图书录入电脑,借书、还书都用电脑登记,为图书借阅、查询带来方便。
从2006年7月开始,本区启动了“村民信息化活动室”建设,目前已建91个活动室。这是一个免费为村民提供学习和应用电脑的场所。这个活动室不仅提供包括上机操作、上网浏览等服务,而且提供现代农业、就业培训、政务等网络信息,引导农民从网络中便捷地了解相关市场动态与最新技术,服务农村生产,同时体验网络娱乐,丰富业余生活。
此外为了便于农村学员学习、掌握计算机操作应用技能,本区组织编写了具有青浦特色、农村特点的普及培训教材。自编教材在学员掌握“两能两会”(能搜索信息,能收发邮件、会打字、会上网)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员农村信息化应用的辅导和培训。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