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矫梅燕:通过互联网、短信把气象信息发给农民
时间:2010-04-22 11:05:49来源:作者:游侠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21日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互动,解读极端气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做好上海世博会的气侯保障工作等问题。

  [矫梅燕]各行各业和气象环境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最敏感的,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农业,气象服务中为农业服务一直是气象服务的重点工作。所以从气象服务的角度讲,我们也在不断的跟踪和探索气象为农业服务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我们要采取新的手段和方法。所以最近几年,从中国气象局的角度讲,我们也积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在保障粮食增产,保障农业发展方面作出气象服务应有的贡献。

  气象在为农服务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农业的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做服务。第一、使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早期预警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比如说针对低温、倒春寒、晚霜冻,我们都要做到早期预警,使我们的预警变成防御的行动对策。比如说我们前一段时间通过气象监测发现未来可能有明显的降温,可能会出现晚霜冻。针对今年的农业形势,如果晚霜冻很严重,将会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和农业部门进行了联合会商和沟通,通过农业部门和气象部门把这个预警措施发布出去,使受影响的地区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这次我们的晚霜冻的早期预警到防御的对策和措施的互动还是不错的,这是我们气象为农服务的一方面。

  第二,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产活动要合理利用气象资源,回避气象灾害。要让农民了解更多的气象信息,使农民根据气象条件来开展他们的农事活动,让气象监测预警更加有针对性。比如未来有降水,农民如果不知道的话,一场雨冲了以后就会造成损失。我们要建立农村的气象信息网络,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

  我们有专门为农服务的网络系统,运用多种手段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比如我们有互联网,但是每个农民不一定都能够上互联网,我们可以设立信息员,通过短信把气象信息发到农民手机上。此外,我们可以建立农村大喇叭,由信息员把这些农业气象服务信息通过大喇嘛给村里的农民定时发布出去,这就是“土洋结合”的农业气象信息网络。

  另一方面,我们的预测预报信息也要做得更加有针对性,城市公众有自己的气象需求,农民的有农民的气象需求,我们要针对性地做好这些工作。所以我们实现由靠天吃饭向看天管理的转变。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比如说大棚蔬菜是在大棚里,和自然的条件就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把观测设施建到大棚里面去,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服务,所以也涉及到了光照、浇灌、喷水等方面。

  这些年来,我们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春季农业生产的时候,提出了要确保粮食有好收成就要“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我们不能控制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把脉好老天爷的脾气,真正的趋利避害,做好稳产、高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