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器轻轻一按,啥实用技术都能学。”4月24日,偃师市顾县镇西宫底村远程教育站点热闹非凡,20多户核桃种植大户正在观看大核桃种植技术的电教片。
谈到农村远程教育,核桃种植大户申冠亚津津乐道。2年前,申冠亚种植核桃6亩,由于技术不到位,品种老化,效益不理想。2009年,他家被定为村里的“远程教育中心户”,他利用从远程教育网络上学道的知识进行核桃园改造,从此他种植核桃走上了致富路。远程教育成了申冠亚眼中的“致富宝典”。申冠亚视该村远程教育的众多受益户之一。
如何拓展农村远程教育功能,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连日来,笔者深入偃师部分乡村走访,切实感受了远程教育带给偃师百姓的喜悦与收获。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西宫底村坚持每半个月举办一次种养技术专业培训,一批“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成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实用人才。村民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核桃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目前,偃师市各行政利用远程教育站点,采取专题培训、送科技信息、发放光盘、组织涉农专家现场传技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
段东村以远程教育和农村商务信息资源为平台,紧贴需求抓培训,围绕发展搞服务,使远程教育成为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帮手”。2006年,该村组建宏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该社通过定期组织养殖户收看远程网《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使养殖户系统掌握了奶牛饲喂、防疫等技术,牛奶日产量由15—20公斤提高到35—40公斤,实现奶牛“零死亡”。宏源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也由最初的50多头发展到目前的260多头,占地45亩,日产鲜奶2.2吨,成为洛阳巨尔奶业奶源供应基地之一。村两委还利用网络商务信息平台发布信息,引来了北京、山西等客商,为村民聂世安解决了200多亩优质花卉苗木销售难问题,市场交易额达20多万元。
缑氏镇向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远教中心户郭向民,凭借着从远程教育网上学来的一套种植本领,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户,他还通过上网获取信息,当起了葡萄销售经纪人,成为带动一方农户致富的领路人,如今,他正计划壮大葡萄酒产业基地。该镇近年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亩。
岳滩镇岳滩村是偃师市以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动力工程”的新亮点之一。近年来,村党支部狠抓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周播放一场以弘扬文明新风为内容的电影,在早中晚各安排一个小时为群众播放戏曲唱段,使站点成为了群众的文化娱乐中心。如今,村里的大鼓社、腰鼓队、秧歌队、唢呐班常年活跃在文化广场和街头巷尾;通过交谊舞比赛、健身操表演、篮球赛、群众戏迷演唱会等活动,全村老幼都充分享受到了农村文化繁荣带来的精神愉悦。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