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俺村又小又偏僻,政府也为俺们安装了有线电视,看上了和城里一样清晰的电视节目。”3月24日,刚刚装上有线电视的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罗庄村群众韩强开心地说:“以前俺这里是‘天线房上架,图像飘雪花,只收几个台,还怕大风刮’,现在安上了有线电视,能看50多个电视节目,俺可以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掌握更多的致富信息了。”
罗庄村是一个只有19户群众的村庄,位置偏僻,属于典型的有线电视“盲村”。针对这种情况,项城市积极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消除有线电视信号覆盖“盲区”,通过走访,实地勘察,为该村拉上了一根专线,全村19户群众全部安装了有线电视,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带来的实惠。截至目前,全市已架设光缆2200多公里,电缆6600多公里,15万户居民看上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通村率100%,入户率达70%,传输有线电视节目51套。
该市把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全力推进,来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科学谋划、认真落实。把发展农村有线电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纳入了主要工作目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同经济目标一并考核和奖励。市、乡两级还分别成立了领导组织,建立了定期汇报制度、验收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有关部门成立了督导组,深入到各乡镇检查督导有线电视目标完成情况。该市广电部门抽调专门力量,各自然村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制定实施计划;积极完善管理运营体制,形成了以市为中心、以乡镇为依托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网络,为发展农村有线电视提供了基础保障。该市按照“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市场运作、加快发展”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与外地公司合作,引资8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的资金问题。
为充分调动农村居民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该市各乡镇积极召开各种动员会,印发宣传单2万多份,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安装。该市电视台还开办专题栏目,以快板书等多种形式宣传有线电视,开展“给父母献孝心、给家属献宽心、给孩子献爱心”的“三献心”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有线电视少儿节目、空中课堂的教育辅导作用,开展“小手拉大手”的爱心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愿主动安装有线电视。同时加大了进展快的先进单位的跟踪报道力度,努力营造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的浓厚氛围。
有线电视不仅要“村村通”,更要“长期通”。该市以城区至各乡镇的光缆线路为主体框架,选择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优先发展,重点突破。动员农村经济收入较高的群众率先安装,以点带片,以片带面。对农村安装有线电视的居民全部免收安装费,对农村困难户还减半收取收视维护费,有力推动了 “村村通”进程。
如今,项城有线电视联网全覆盖,农民像城里人一样,聚在一起聊电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贾岭镇白杨树行政村的村民李新锋,自从家里装上了有线电视后,迷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农科频道、山东电视台的“乡村季风”节目,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养殖技术,如今他养了近8000只蛋鸡,年收入6万多元。像李新锋一样,该市很多农民通过有线电视走上了致富路。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