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注意了!咱的晨读活动开始了,大家安静。”每个周三早上,在雁塔区等驾坡街道西等村信息站,都会有这么一个“农民网络晨读活动”。“这活动好得很,我们从这里了解了不少新闻、农业知识和涉农、惠农政策。”村民们这样说。
全覆盖:西安第一家
有一处固定场所,一套计算机和打印机,一条有线宽带接入的入网线路,一名经过培训、农业部门认证且相对固定的信息员,一套管理和信息发布制度。2009年,102个按照“五个一”标准建立起来的农业信息站在雁塔区建成投入使用,加上之前建成的10个站,该区目前共有农业信息站112个。信息入村工程建设通过了市农业局、市信息化办公室的联合检查组验收,雁塔区成为我市首个“农村信息化区”,提前一年实现了全区农村信息站全覆盖。
信息化:生意网上做
“西尧头村蔡先生有500株小白杨树苗出售,每株15元。”“大雁塔村王先生有房屋出租,有意者请联系。”“河北某公司收购干辣椒、生姜。”现在,像这样的供求信息通过雁塔区各村的信息站,源源不断汇集到网上,村民的生意也做到了网上。鱼化寨街道办事处北石桥村村民梅建忠通过村信息站发布供应树苗的信息,共成交大叶女贞8000株、红叶李19800株,成交额达25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农村信息服务站共发布供求信息上千条,为农民解答问题超过400人次,通过服务站实现农产品销售超过50万元,为服务三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受到群众的好评。
丰富化:村村有办法
为确保建成的信息站得到充分的使用,该区按照年轻、有文化,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热心信息服务,能够长期工作为标准选配信息员,并对全区农村信息员和街道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培训,组建了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信息员队伍。信息站开通后,由信息员免费为村民提供网络信息查询、发布、宣传等服务,包括气象预警、惠农政策、社会保障、招聘求职、房屋出租转让信息以及卫生防疫、文化、教育、法律、法规等。
同时,和西等村开展“农民网络晨读活动”一样,该区其他村也采取不同的方式丰富信息站服务内容,更好的为村民提供信息。大雁塔村将信息站与村上的信息公示屏连接,提高信息发布效率。双桥头村将村民的家用电脑与信息站连接,构建局域网,使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