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村村通固话——架起牧民增收致富的信息金桥
时间:2010-05-31 09:02:04来源:作者:山人

  “叮铃铃……”索朗拿起话机:“喂,张老板吗,你好你好,你所需要的货已经准备好了……”索朗正用流利的普通话与张老板谈虫草生意。“在我的致富路上,播洒着的是电信竭诚为农牧区服务的深情!”索朗激动地说。

  如今,无论是在全国人口最少的乡——山南地区隆子县玉麦乡,还是在旅游圣地珠穆朗玛峰脚下,或是在藏北高原、在三江流域、在尼洋河畔,随着“村村通电话”工程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正通过信息化桥梁,昂首阔步奔向小康……。

  着力完善和建设农牧区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农牧区通信发展,促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优质的通信信息服务保障,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历史。

  仅在“十五”期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4.47亿元,成功实现了“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宏伟目标,有效解决了我区所有乡(镇)、部分行政村、道班、旅游景点的通信问题,使30万农牧民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全区的经济社会也借助信息高速公路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西藏电信已累计为3176个行政村(按照最新行政区划统计)开通电话,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60.37%。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信息需先行。在现代通信工具的帮助下,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他们在信息引领致富的路上大踏步迈进。

  山南地区错那县曲卓木乡洞嘎村曾是一个不通电话、不通公路的偏远山村。江措益西是当地第一个用上电信好易通的村民,以前没有好易通的时候,他每次都要骑马到30多公里外的乡政府去打电话。为方便洽谈生意,2005年他买了一部好易通,可当时打一个电话,也要爬一个多小时到对面的山上才能打通。2006年10月,通信基站建到了江措益西家对面的山头上,江措益西在家就可随时用好易通联系生意,生意越做越红火。

  林芝地区朗县盛产辣椒,以前由于通信不畅,56岁的扎西多吉老人家里的辣椒要挑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卖,辛苦不说,还卖不上好价钱。如今,他不仅能用电话随时与买主联系,还可以上网查询各地的市场行情。现在,在朗县种植辣椒的人一个电话就能和百里以外的买主联系,买主车一到,从地里采摘的辣椒就能装车远销全区各地。自家的辣椒从此再不用愁销路了,扎西多吉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架起了一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信息金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