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植保总站预计今年我省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 省植保总站专家建议,全省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需要进行三次总体防治,4月26日以前,沿淮中西部麦区、江淮及以南麦区以小麦赤霉病为重点防治对象,兼治部分地区穗蚜;淮北西部麦区查治穗蚜;灵璧、埇桥、颖东等吸浆虫常发区挑治吸浆虫;4月27日-5月1日,沿淮东部麦区以小麦赤霉病为防治重点对象,兼治部分地区穗蚜;淮北中东部麦区查治穗蚜;5月10-15日前后,沿淮麦区、淮北麦区挑治小麦白粉病、叶锈病,补治小麦穗蚜。 穗期蚜虫 据省气候中心预报,4月中旬至5月上旬降水量淮北接近常年,淮河以南较常年偏少;平均气温全省接近常年。因此,气象条件有利于蚜虫增殖为害。防治穗蚜,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或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 白粉病和叶锈病 主产麦区种植的烟农19、皖麦50、皖麦52、豫麦70等品种均易感白粉病和叶锈病。小麦主产区春季普施返青肥和拔节肥,氮肥用量较大,田间植株郁蔽利于白粉病和叶锈病病菌侵染为害。 防治锈病或白粉病,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毫升,或12.5%腈菌唑乳油30毫升。 小麦吸浆虫 全省小麦吸浆虫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防治小麦吸浆虫,在成虫盛期亩用50%倍硫磷乳油75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 专家提醒农户,一定要足量喷雾,机动喷雾器每亩兑水15公斤、手动喷雾器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1.4.22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