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易欣
在夺取小麦稳产、高产、优质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小麦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红蜘蛛、蚜虫、红吸浆虫等;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锈病等。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本着经济、高效、方便的原则,适时进行除治,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防治效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  
一、药剂播种防治病虫害  
药剂播种主要防治金针虫、蛴螬和蝼蛄等地下害虫和全蚀病、根腐病、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地下害虫主要用50%辛硫磷乳油 100g ,兑水3- 4公斤 ,可拌种40- 50公斤 ,拌好种后堆闷阴干。防治病害可用20%三唑酮乳油50ml,兑水2- 3公斤 ,拌麦种 50kg ,拌后堆闷2-3小时,然后播种。对病害虫害同时发生地块,可用50%辛硫磷乳油 100g +20%三唑酮乳油50ml,兑水2- 3公斤 ,拌麦种 50kg 拌后堆闷2-3小时,然后播种。  
二、对小麦白粉病、全蚀病的防治  
对小麦白粉病和全蚀病的防治,除药剂拌种外,于小麦播后20-30天亩用20%三唑酮乳油100- 150g 兑水 60kg 顺垄喷洒,并于第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对上述两种病害有较好防效,并可兼治锈病、纹枯病。  
三、小麦红蜘蛛的防治  
小麦红蜘蛛一般于每年的4-5月份在地势高燥、种植稀疏的冬小麦上取食危害,造成麦叶变黄、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而死。防治方法:主要是用高效、低毒农药喷雾防治,如用1%阿维菌素2000倍均匀喷雾,可起到很好防治效果。  
四、小麦红吸浆虫的防治  
小麦红吸浆虫近几年在我县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对小麦红吸浆虫的防治分为幼虫防治和成虫防治两个时期,防治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在防治适期内正确施药。根据植保站近几年在我县小麦上对红吸浆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小麦红吸浆虫的幼虫防治适期为4月20-30日,最好药剂为48%毒死蜱粉,亩用2- 3kg 拌细潮土20- 30kg 均匀撒施于麦田中,而后浇水;成虫防治适期为 5月5日 -15日,主要用高效低毒农药喷雾,并可兼治麦蚜等害虫。具体情况应注意每年植保站发布的病虫信息,观看电视台的技术讲座后及时除治。  
五、小麦蚜虫  
麦蚜在我县麦田中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应根据虫量多少结合天气情况适期防治,其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800-1000头,注意正确配兑农药浓度,用足水量,上下喷透,提倡统一防治,防止蚜虫迁飞扩散,并应根据虫情适时防治第二遍或第三遍。  
六、麦田杂草的除治  
小麦田杂草与小麦争肥、争水、争光,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对其防治主要是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 4月10日前 )亩用2.4D丁酯 50g 加苯磺隆8- 10g ,兑水 30kg 喷雾,效果很好,若冬前用药,药量减半、效果更佳。  
小麦田病虫害除上述常发性病虫害外,还有麦杆蝇、麦田棉铃虫、粘虫、麦黑穗病、颖枯病等病虫害,也应在植保站监测下时刻关注其发生动态,适时防治,以夺取小麦丰产增收。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