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施肥与作物及土壤的关系
时间:2013-03-14 00:00:00来源:中国农资供销网作者:李敏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土壤是作物生产的基础。肥料、作物、土壤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作物所需养料是从土壤供应和所施肥料中取得,一般来说,作物需肥量是相对固定的。土壤肥力水平高低对作物生长与产量起关键性作用,土壤肥力水平越高,作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利用就越多,作物对土壤中养分吸收量一般占总需要量的40~70%。施肥在其中起到一个调剂作用,这种调剂作用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肥力的高低,同时也取决于肥料的用量及有效性。要确定肥料的准确用量并确保其有效性,必须掌握好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①作物品种不同对肥料要求不同。②土壤类型不同土壤供肥能力不同,施肥是否合理影响土壤肥力的发挥。③土壤保肥能力影响肥料施用效果,肥料用量受作物品种特性的制约。④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的互作关系因土壤、作物不同而变化。  
作物生育阶段不同,对肥料的吸收特点不同。①作物吸收养分的一般规律是:在生长初期(苗期)吸收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育期进程,对养分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段又逐步减少。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氮、磷、钾的数量和比例要求有一定差别。②作物营养的临界期: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常有一个阶段对某种养分的需求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要求却很迫切,此时如果不能满足作物对该种养分的要求,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所造成的损失是以后补施不能弥补的。这个时期称之为作物营养的临界期。作物营养的临界期一般出现在作物生长的早期阶级,大多数作物需磷的临界期在作物的幼苗期。③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所吸收的养分能发挥其生产最大潜力的时期,称为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这一时间从作物外型看生长迅速、吸取养分的能力最强,如能满足作物此时对养分的需求,对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率最显著。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