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叙永县2013年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要点
时间:2013-07-29 01:20:01来源:作者:方同
一、发生趋势
目前,我县水稻生长正常,坝区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半山以上区域处于孕穗抽穗期。据气象资料,盛夏(7~8月)平均气温偏高,总降水量偏少。7月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27.5~28.0℃;总降水量正常略偏多,150~220毫米。8月平均气温偏高,27.5~29.0℃;总降水量偏少:100~150毫米。南面山区日最高气温连续≥35℃的高温天气日数有15~25天,较常年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降雨集中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下旬到9月上旬三个时段,期间有2~3次左右区域暴雨天气,旱涝交错。我站近期分别在坝区、半山区和山区乡镇调查监测表明,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分布面较宽,发生程度半山以上地区重于坝区。
(一)稻飞虱由于偏南气流的影响,稻飞虱总体迁入虫量小于往年,主要降落在半山以上地区。在调查的34块稻田中,稻飞虱有虫田块率100%,主要虫种为白背飞虱,田间褐飞虱零星可见。田间百丛虫量120~2830头,平均740头/百丛。其中达标田块11块,占有虫田块的32.35%,成虫量占30.12%,表明进入中后期迁入高峰。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
(二)稻纵卷叶螟由于虫源地迁出的虫量偏少,近期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数量较小,稻纵卷叶螟(四、五代)开始迁入,但迁入量较少,有虫田块率占12%,田间蛾量10~146头/亩,平均32头/亩。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
(三)稻瘟病坝区水稻破口抽穗期适逢高温少雨天气,穗瘟发生轻。半山及以上区域常发区少数品种上有发生为害。病田率6.25%。病株率0.08~27.16%,平均9.05%;病叶率0.18~39.40%,平均4.55%;病情指数0.001~6.48,平均0.60。目前叶瘟发生面积2万亩。预计穗颈瘟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
(四)二代二化螟坝区二代螟虫防治已结束。半山及以上地区未防治田亩残虫量1410~4500头,平均2240头,防治田亩残虫量20~1320头,平均540头,二化螟占90.25%,大螟9.75%。预计二代二化螟虫孵化始盛期从7月17日起,高峰期7月24日起,始盛末期7月30日起。发生程度中等,发生面积5万亩。
(五)稻曲病近年来稻曲病呈加重发生趋势。山区水稻扬花期若正遇雨,易受稻曲病为害。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
二、防治对策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等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特别要注意褐飞虱的突发为害。因此,各乡镇应加强监测,做好防控准备工作,及时开展防治。
三、防治技术要点
(一)稻飞虱选用(1)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5克/亩;(2)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克/亩;(3)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克/亩。
(二)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幼虫3龄以前,选用(1)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康宽)10毫升/亩;(2)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8克/亩;(3)3%阿维菌素水乳剂18毫升/亩。
(三)稻瘟病在水稻破口抽穗期,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20克 /亩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100克 /亩。严禁使用“硫·三环唑”类复配剂。
(四)水稻螟虫选用(1)禾生绿源30克/亩;(2)90%杀虫单原粉40~50克/亩;(3)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乳油10毫升/亩。
(五)稻曲病在水稻抽穗期选用纹曲宁水剂300毫升/亩;或30%爱苗(嘉润)乳油30毫升/亩。
上述药剂以喷雾的方式进行,每亩用水量45~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