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农事信息
再生稻配套栽培技术
时间:2013-09-17 00:25:51来源:作者:刘毅

  金平县由于产业结构调整,香蕉,甘蔗进大田,导致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生产面积受到挤压,在此情况下,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又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留养再生稻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下面就再生稻的配套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

  1、由于金平地处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因此在田块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海拔1200米以下的田块,且正季稻必须是杂交稻。

  2、要突出一个“早”字,正季稻要求早播早栽,而且抓好全生育期的病虫防治及中耕管理工作,收割之前,避免因病虫草鼠为害造成正季杂交水稻茎秆和叶片干枯,导致腋芽丧失萌发能力。

  3、水稻根系具有支撑、吸收、储藏、运输等生理功能,活性根系数量的多少,与再生稻产量高低成正相关。土壤通透性能的强弱,直接影响新根的萌发,老根的下扎,根、芽的健壮等,因此,应坚持浅水灌溉,尤其是正季稻收割之前,要撤水露泥一次,效果更好。

  4、腋芽萌发率的高低跟稻桩叶鞘含氮量的多少密切相关,为使正季稻收割时呈现“杆绿、叶青、谷黄”的长相,收割前10天左右应及时追施促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割后2―4天追施壮苗肥,每亩追施碳铵10―15公斤拌普钙20公斤。

  5、正季稻不宜养得过熟,过熟会导致稻桩枯黄、腋芽老化不利于萌发,留养再生稻的正季稻要做到 “九黄十收”,一般比不留再生稻的田块提前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