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产品是农产品的最高标准。是指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是源于自然、富含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也称为生态食品。有机栽培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改善生态环境、稳定持久性农业的发展需要。
一、目前水稻有机栽培的发展状况。
双阳区无污染企业,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无污染,地处松辽平原,昼夜温差适宜,生产有机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平湖街黑鱼村和杨家村从90年代开始生产绿色水稻。杨家村有国家颁发的绿色证书,证书号:LB-03-1310073519A。并以长春市双阳区御龙泉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组织农民生产绿色水稻,和农民签订生产合同,供种供肥(优质香稻种子和商品有机肥),回收水稻,加工生产绿色有机大米,销往各地,效益较好。
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90年代末开始研究有机稻米栽培,现在有机稻米技术成熟,以省内外科研部门为技术依托,建立了有机稻米生产基地,面积逐年扩大,有机农产品供不应求。成立了双阳区有机农产品协会,汇集区、乡两级技术力量,掌握了国内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模式,可以满足全区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需要。
二、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机稻米生产绝对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化学合成物资及转基因产品,采用原始、生态、生物方法和农艺措施,全部施用农家肥,应用稻田养鸭技术,物理、生物技术防治病虫草害。
1、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如通禾833、稻花香、平粳8、松粳12等。
2、种子处理:晒种、盐水选种、物理和生物制剂浸种、催芽。
3、床土配制:用隔年的山皮土或田土加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2比1的比例配成营养土,用米醋调酸。
4、防地下害虫:苗床用炕洞灰驱除地下害虫,先将炕洞灰均匀撒在床面上,再铺营养土,耙细搂平待播种。
5、苗床管理:
育壮秧:控制温度和水分(2.5叶前温度不超过28°C,2.5叶后不超过25°C),及时提早通风炼苗,提高秧苗抗逆能力。
防立枯病:用生物制剂进行床土消毒。
苗床除草:人工除草。在秧苗2.5叶、3.5叶前人工除草两次以上。
6、施用有机肥:施用充分腐熟农家肥20立方米/公顷,一次性施用做基肥,不追肥。
7、整地:施用农家肥后深翻地,提早灌水,进行两次(间隔7—10天)耙地灭掉草源,保持水层控制草芽。
8、本田管理:稻田养鸭除草除虫:用适应性广的本地鸭,放鸭前45天鸭雏出壳(5月1日前),选择公:母鸭1:4培育。在6月10日左右放鸭,公顷放鸭100—120只。防治水田杂草、负泥虫、稻水象甲、二化螟幼虫成虫。
物理防治:应用太阳能杀虫器、性诱剂等物理方法诱杀成虫。
生物防治:用螟蝗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3—4次;稻瘟病、纹枯病可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三、水稻有机栽培前景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各种危险疾病的不断出现,化肥农药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影响,对人们自身健康的影响。有机农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重视环境和生态平衡,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如何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已成为热点问题。
种植有机稻米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大气污染、河水污染、食品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有机稻米,确保食品安全,有益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促进了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有机稻米生产充分利用了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积造农家肥,净化了村屯环境,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化学农药、肥料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种植有机稻米是市场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端消费者的需求,有机农产品市场空间逐年加大。种植有机稻米的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精品农业是双阳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前景广阔。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