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油菜生长多处于开花盛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霜霉病、菌核病等,受区域不同气候类型、油菜播期普遍推迟等因素综合影响,发生病、虫情与去年同期比较,有轻有重。目前,油菜病虫已进入发生与防治的关键时期。一、发生趋势分析根据当前病虫发生情况、作物布局、区域不同气候类型及3-4月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油菜病虫总体将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2500亩次,以蚜虫、霜霉病为主。
(一)油菜蚜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4500亩。主要发生区域为三江、水磨、漩口、映秀等漩映地区。依据:据3月10-16日在漩映地区大面积调查:油菜蚜虫平均有虫田率15%;有虫株率0~5.5%,平均有虫株率3.5%;百株虫量0~650头,平均115头,比去年同期发生轻。但近年,油菜90%以上的播面都种在漩映地区,总体气候属温暖、潮湿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极有利于油菜蚜虫的发生。目前,气温回升加快,蚜虫已进入突增期。
(二)油菜潜叶蝇油菜潜叶蝇预计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00亩。主要发生区域为威州、绵池、克枯、雁门等威绵地区。依据:近年油菜潜叶蝇在威绵地区发生较重,广大农民对油菜潜叶蝇又无防治习惯,冬后潜叶蝇存活基数高,据3月10-16日大面积调查:油菜潜叶蝇,目前已多点零星发生。威绵地区气候总体属于干旱、少雨类型,对油菜潜叶蝇发生有利。
(三)油菜霜霉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4500亩。主要发生区域为三江、水磨、漩口、映秀等漩映地区。依据:据3月10-16日大面积调查:油菜霜霉病病田率78%;病株率16.5—95%,平均63%;病叶率1.0~26.7%,平均17.0%,比去年同期发病重,发病基数高。据汶川县气象局预报,漩映地区3-4月,气温正常,降水量正常,漩映地区温暖、潮湿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极适宜于油菜霜霉病的发生。
(四)油菜菌核病预计中偏轻发生(2级),发生面积1500亩。主要发生区域为三江、水磨、漩口、映秀等漩映地区。依据:近期田间调查,已零星发生。目前,正值油菜盛花期,生长迅猛,田间郁闭,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
二、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搞好田间控水管理;合理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硼肥;在始花期后,分批摘除病、虫、老黄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减少菌、虫源。
(二)物理防治。黄板诱杀,利用蚜虫、潜叶蝇的趋黄性,用黄板诱杀蚜虫、潜叶蝇。
(三)药剂防治。1蚜虫。以药剂防治为主。在油菜抽薹开花期,当10%的花、蕾上有蚜虫,平均每蕾有蚜3~5头时防治。亩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60-80毫升或70%吡虫啉3克兑水喷雾防治。2、油菜潜叶蝇。在成虫盛发期或幼虫潜蛀时,亩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0克,或1.8%阿维菌素乳油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视虫情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 2、油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75%百菌清100克,或70%代森锰锌100克、58%甲霜灵锰锌(瑞毒霉锰锌)150~175克及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20~150克,兑水均匀喷雾防治,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3、油菜菌核病。在油菜初花期,亩用50%多菌灵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