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开始”按钮查看视频
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黎明星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工作会上作题为《惠三湘百万茶农,促企业快速发展》的典型发言。以上为发言视频材料。
发言文字材料:
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于一体,内外贸并举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连续三年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荣誉称号,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三。目前,公司经营茶叶商品数量全国第一;出口欧盟市场茶叶量全国第一;有机茶出口全国第一;经营边销茶量全国第一。2007年公司经营茶叶3.5万吨,占全省茶叶商品总量的70%,实现销售收入7.15亿元,出口创汇2,800万美元(其中出口有机茶1,500吨,创汇600万美元),实现利润2,965万元。2008年上半年已实现销售额5.2亿元,预计全年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其中出口突破3,000万美元,实现利润突破5,000万元。2007年,公司直接带动15万户茶农户均增收3,280元,是湖南数百万茶农致富的领头羊。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投入茶产业建设,以产业发展带动基地茶农持续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控制茶叶货源和质量
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茶产业的基础。抓好基地建设不仅能提供充足、优质的货源,而且能提高茶农的质量安全意识、标准化意识和品牌意识,从源头上保证茶叶货源的高品质、高标准。
(一)科学规划,制定高标准基地建设方案。公司多次组织专家到全省各地进行考察,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库区、贫困山区因地制宜制定了优质茶叶基地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增加投入,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参股、控股、联营等方式,大力推进基地建设。近年来,公司投资近亿元,在省内外建立了60个优质茶叶基地,总面积达47.5万亩,其中包括95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
(三)培训茶农,积极提供茶叶产业化系列化服务。公司为全省基地茶农和全省90多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积极组织茶叶生产基地申请有机茶国际认证,并对茶农进行培训,增强茶农的质量意识,组织基地茶农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召开基地茶场(厂)工作会议、聘请专家讲课、组织技术人员下基地现场指导、发放各类技术资料等方式,切实为基地茶农做好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几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20余万份,培训技术人员3万余人次,免费为基地茶农代购出口茶叶允许使用的农药5,000余件,为基地的茶叶农残控制提供全面及时的技术方案,有效地保证了茶叶产品的质量。尤其是控制茶叶农残的关键技术,取得了很好成效,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四)突出重点,大力建设有机茶基地。公司把有机茶基地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1998年开始先后在石门、沅陵、古丈、南岳、澧县、桃江、宁乡、攸县、长沙等县市和福建、云南等地的宜茶区建立有机茶基地,现已有28个优质茶叶基地获得瑞士IMO、“欧盟EEC2092/91标准”、“美国NOP标准”和日本JONA“JAS”标准有机茶国际认证,认证面积8.5万余亩。有机茶基地的建设既为公司提供了充足可靠的出口货源,也为打破欧盟、美、日等国技术壁垒,提高中国茶叶形象信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茶叶出口欧盟市场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完全得益于此。
二、狠抓茶叶加工,全面提升茶产品的附加值
茶叶加工水平的提升是提高茶产品附加值的突破点,是企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的关键点,也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腾飞的切入点。
(一)根据基地布局,合理建设初制加工厂。公司现拥有11个直属茶厂和18家参控股企业,均衡分布在60个茶园基地周边,及时对基地茶叶进行加工,有效保证了茶叶品质。同时公司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几年来对8个下属初制加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实行标准化、清洁化、安全化生产,大大提升了茶叶初制水平,为精深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改造现有设备,兴建精、深加工厂。为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不仅在沅陵和古丈等地建立了茶叶精加工厂,而且对厂房和加工设备进行了改造,购建了多条名优茶示范生产线,添置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实验研发、检测、冷藏及加工设备。此外,公司还斥资1.9亿元在湘茶高科技园新建一个国内一流的茶叶精深加工中心,同时配套建设科研中心及茶文化博物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狠抓网络建设,构建茶产业流通网络体系
公司长期致力于构建符合完整产业链结构的流通网络体系,充分利用供销社系统原有网络,加大投入,集中建设基地收购网点、冷链物流系统、销售网络,现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从“茶农—专业合作社—公司—专卖店营销网络—国内外市场”的网络体系,在湖南茶叶流通行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一)建立了遍及湖南各茶叶主产区包括自有的60个优质茶基地的茶叶收购网点。
(二)在古丈、岳阳、长沙等地建设大型中转冷藏库,配备冷藏运输车,在全国各大专卖店、连锁店配置中小型冷藏仓库,构建起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茶叶产品在流通中完全达到保鲜、保质的要求,极大地延长了产品销售周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三)在国内市场,公司通过连锁专卖店的建设、经销商分销等方式构建茶叶销售网络。连锁专卖店遍及全国各地,目前已在国内开设连锁示范专卖店37家,连锁专卖店397家,经销网点8,000余个。
(四)在国际市场,公司已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并在德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日本等国设有6个驻外贸易机构。
四、狠抓品牌建设,打造国际知名茶叶品牌
几年来,公司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先后整合了君山银针、沅陵碣滩、古丈毛尖、安化白沙溪、湘益、石门白云山、澧县太青山、宁乡青翠源、长沙开慧、全民等茶叶基地资源和品牌资源,使省内分散的茶叶资源得到综合利用。通过公司的运作经营,重点打造了“君山”绿茶、“湘益”茯茶、“白沙溪”黑茶等三大茶叶品牌。目前,“君山”品牌茶从基地到加工到国内外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架构和品牌推广体系已基本形成,2007年销售额达3.25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700万美元,约占公司茶叶出口总量的60%。与此同时,公司还充分挖掘、整合“湘益”、“白沙溪”等黑茶品牌的独特资源,相继成立了“益阳茯茶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黑茶不仅在边疆地区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在我国沿海城市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销售呈现供不应求之势,为湖南黑茶产业的腾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五、狠抓人才、科技和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内推力,科技和文化是产业发展的双翼。公司长期坚持“技术驱动、人才推动、文化带动”的企业发展战略,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和茶文化传播等方面不遗余力。
(一)公司长期以来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总部员工80%以上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有茶叶高级工程师和茶叶专家2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0余人,一线业务员多为高等院校茶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从而为公司的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铺平了道路。
(二)公司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和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的湖南省茶叶种植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用于产品研发的资金达数千万元。通过科研攻关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公司有效解决了茶叶农残问题,成功打入了欧盟市场,并使我省在有机茶出口和出口欧盟茶叶规模上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位。
(三)公司组建了“君山银针艺术团”、“君山银针茶艺表演队”,先后赴张家界、杭州、成都、北京、香港以及韩国等地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公司创办《湘茶之声》报,免费发放给省内外有关单位和客户。通过茶文化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扩大了公司国内外的影响力。
近年来,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不仅得益于湘茶人自身的不懈奋斗,更离不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及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作为国家级以及总社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将继续以“服务三湘茶农”为宗旨,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化经营,力争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中国茶行业重点龙头上市企业,为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