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桃花源里村民们的和谐生活。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浙江林学院教授马军山带领的团队,硬是让桃花源景象在浙北的一个小村子里逐步得以实现。 6月15日,河南省有关单位组织的参观团来到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的建林村。看着农民在小溪里淘米、家家庭院的果树上结满果实、略显陈旧的村屋打扫得整洁和清爽、村口村尾的公告栏里张贴着村的大事小事,来参观的河南村干部张永财不由地惊叹:“如果农村都像建林村这样生态环境好、村民卫生条件和习惯好,还会有谁羡慕城市的生活?” 事实上,两年前的建林村却是另一番模样:各种树木随意地种满了村庄;村民的不良习惯导致庭院一团糟;村子里都是烂泥路,一到下雨天简直寸步难行;村民们养殖的各种畜禽在村子里乱跑…… 2006年,浙江林学院承接了浙江省关于“农村新社区规划”项目的示范点规划建设工作,示范点规划建设包括平原、山区、滨海三种类型。浙江林学院确定将建林村作为平原地区示范点进行建设,并成立了由在生态理念上有一定研究的陈敬佑教授挂帅、园林规划专家马军山教授具体负责的规划小组。当年春天,规划小组进驻建林村。 建几幢房子、做几处面子工程不难,但要规划出真正让农民满意的家园却不容易。由于观念、生活方式的不同,一开始,很多农民并不配合,村民马利民说:“农民家里脏一点、乱一点是正常的,院子里没有鸡粪怎么像农民?”为了获得农民的支持,专家们请来大学老师给农民上课,介绍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听取农民的意见,陈敬佑教授提出建设“原生态”建林村的理念:“要把农村建设地更适合、方便农民生活,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利用原有的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建设。” “原生态”新农村理念提出后,专家们豁然开朗,农民们听说新农村规划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基本不花大家的钱,也积极配合了。在专家的指导下,村民用村边的石头铺就通向所有农户的小路,将满村的果树经过合理搭配种进农户的庭院,各种蔬菜经过选择种在农家房前屋后,加强畜禽养殖的卫生管理,家家户户都通了污水管。如今,村里的环境好了,生活习惯好了,乡风更文明了,村民的生活也更和谐了。 每每向来参观的其他村干部介绍经验时,建林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明都要炫耀一下“原生态”新农村的理念:经过专家们合理规划和利用,村里生态环境好了,农家庭院更美观了,而这一切并没怎么花钱,都是利用原来就有的资源。 “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实施,其中要听专家的意见,更要听农民的意见;既要讲究整洁美观,更要讲究省钱实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满意,才能让其他村子学习模仿。”马军山说。接下来专家们还将从文化、习惯等方面着手,一边强化村子原有特色,一边提升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推动村子的民主管理。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