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沂源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从改善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抓起,从2007年开始对农厕进行改造,全县按照“一池三改”(一户一个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模式,建起了2.6万个沼气池和沼气厕所,发展“千池乡”7个、“百池村”70个、生态示范村56个,惠及农民10万人。
为鼓励“厕改工程”,县里采取政府扶持材料款,“先干后补”、“以奖代补”和农户出工出料相结合等措施,在建材价格上涨20%的情况下,仍然执行每池每厕奖励10袋水泥、灯炉具配套的政策,2007年累计投入28万余元。为了保证“厕改”质量,他们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实行“一包到底”和“五统一”:即包建设、包施工、包质量、包安全、包使用、包效益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招标施工、统一物资供应、统一配套安装。目前,2.6万个沼厕没有一个出现质量问题。
“小厕改”带来了“大文明”,不仅靓了农家,还肥了庄稼。现在的沂源农村,那种“两块砖,一个坑,茅坑连粪坑,蛆蝇孳生臭哄哄”的景象越来越稀罕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双池漏斗式大便器”为代表的新式厕所。很多农民深有感触地说:“改厕之前,总觉得没那么多讲究,也没法讲究,现在厕所都那么文明、干净,其他方面也得配套啊!”南麻镇北麻村的桑付礼家既有果园也有猪圈,在县里的帮助下,他建起了2个沼气池。猪粪、人粪、树叶通过地下管道直接入池,保证了环境的清洁卫生,所产沼气既可照明又可烧水做饭;把沼气灯拉到果园里,夜间还能诱蛾杀虫;沼液、沼渣作果树的肥料,不仅能省下3000多元钱,产出的果品品质也得到了提升,今年实现增收1万多元。
配合“厕改”,该县还积极推广“畜沼果”模式,沼灯诱蛾、沼液浸种、沼液叶面喷施、沼肥浇菜、浇果等沼肥综合利用技术迅速普及,解决了有机肥投入不足的问题,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农产品产量、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县有19个农产品通过了绿色无公害和有机认证。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