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来到刚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的丹徒区槐荫村,探个究竟。 到了槐荫村才知道,“生态村”远不是多种点树、多种些草就可以的。生态村是有严格的考核标准的。比如,自来水普及率要在98%以上,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率要达到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要达到三类水质或环境功能要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要占农田面积80%以上。除了村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或超过30%以外,秸秆综合利用率也要达到或超过90%,至于卫生厕所普及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以及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等,都有严格的标准。 最引人注目的是,生态村必须达到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入户率。 槐荫村是传说中董永遇见七仙女的地方,村头现在建有一座七仙桥。这个总人口为2100人的村,拥有几家小型企业,部分村民在企业上班,大多数农民以种植、养殖为主。村容显得非常整洁,村民的房前屋后种满了树。 38岁的村民孙存权就在村口搞种植和养殖。他种了1万多棵意杨,还种水稻。在意杨林中,他建了几间房子搞养殖,每年养5万羽鸡。他告诉记者,“鸡的粪便可以作为意杨和水稻的肥料,树木和水稻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虫子,很多就被鸡吃掉了。至于稻草呢,我用来编织草帘子,卖到附近的窑厂,卖给修建农村水泥路的工程队。总之,我这里的‘种’与‘养’,每个环节都是相扣的,不会产生浪费。不说意杨今后的收入,单是养鸡,一年的毛收入有5万元,编草帘子一年的收入也超过1万元呢。” 孙存权只是一个缩影。槐荫村村委会主任徐伟介绍说,村里搞畜禽养殖的农民很多,“大户”就有20来户,畜禽的粪便全部作为果树和其他庄稼的有机肥施用。村里的1000多亩蔬菜、水稻和茶叶,基本不用化肥,所有农产品均符合无公害要求。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也由专职的8名保洁员收集,每天运送到镇中转站去处理。村里自来水的普及率达到了100%。至于秸秆呢,村里除了有四五家孙存权这样的专业编织户“消化”一批之外,其余全部还田,从不焚烧。 生态村有“卫生厕所”的相关标准。槐荫村的“卫生厕所”如何?在一户村民家屋后,徐伟给记者介绍开了:你看,这种厕所是分成三格的,第一格化粪、自动厌氧发酵,第二格过滤,从第三格流出来的水就是比较卫生清洁的水,即使顺着沟渠直接排放也不会污染环境。经过发酵的固体物,是很好的有机肥,“我们村,家家户户用的都是这种卫生厕所。”“生态村”还有一条标准是“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徐伟主任说到这一点,不无自豪:“我们村里的企业,有制帽的、食品加工的、木材加工的,不会产生工业污染,所以,100%达标了。” 至于可再生能源入户率,槐荫村更是远远超过省定的10%标准达到了84%。槐荫村用的是什么可再生能源呢?太阳能热水器。徐伟说,“大部分村民家都装了,冬天洗澡、洗菜全用上了热水。条件成熟时,我们村还打算搞沼气,这也是省里提倡用的可再生能源。” (通讯员 时文洁 记者 朱新法)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