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以文“化”人——湖北安陆市农村文化撷影
时间:2009-10-29 17:13:52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舞台上,种菜养猪的村姑在有板有眼地演唱,扶犁掌耙的庄稼汉扮演滑稽小品。安陆市辛榨乡村民曾金水带领本村村民组成的新农村建设文艺宣传队,走村串乡,为乡亲们奉上一道又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文化底蕴

安陆地处汉襄经济走廊,大洪山余脉逶迤西来,涢水清波蜿蜒南去,座座青山临水,条条秀水绕山,堪称自然生态环境的大公园。域中人文璀璨,韩愈、孟浩然等文人墨客曾到过安陆或在此生活过。唐代大诗人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在白兆山留下“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动人诗篇和桃花洞、洗笔池等许多历史景点。

这里,楚文化、孝文化源远流长,旅游文化、革命文化异彩纷呈,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创建革命根据地和新四军第五师,碧山(白兆山)是中原名山。近年来,该市文艺创作成效显著,形成了漫画、诗词、中短篇小说、书法等较为鲜明的安陆文化特色,涌现出一大批文艺精品和文化名人。

政府扶持

锣鼓响不响,庄稼照样长;不抓经济没政绩,不抓文化没问题,这是不少地方政府存在的认识误区。

安陆以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市为契机,强化政府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职责,按照文化建设走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的发展方向,以市文化部门为龙头、以各乡镇文化站为主线、以各村科技文化中心户为基点,探索出“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农村文化繁荣机制。

按照“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便捷”的要求,安陆分批对乡镇文体中心进行改扩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既花大力气加强硬性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服务机制和手段上推陈出新,安陆农村文化大舞台建设初具雏形。

近3年,累计投入300多万元新建王义贞、赵棚、烟店、雷公等8个乡镇综合文体服务中心,兴建的图书室、棋牌室、投影室、活动广场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全市14个乡镇有功能完善的文体中心,其中7个乡镇文体站达到孝感一流水平;372个村接通有线电视,121个村建起村级文化活动室,分别占总村数的85%和30%,农村文化网络已初步形成。

去年11月,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等领导来安陆调研,给予充分肯定。

该市文化部门还通过骨干结对帮扶、免费培训等形式,为农民演艺队提供业务指导。去年,各级文明单位援建款、物共计80多万元,帮助农民演艺队更新演出器材和道具。一度陷入困境的安陆楚剧团,在获得省财政配置的“流动舞台车”后,足迹遍布周边县市及武汉、黄冈、鄂州、大冶等地,行程上万里,平均每年演出200场以上,春节期间两个月不重戏。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攻关”战也在安陆打响。去年,该市被纳入文化部、财政部确定的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100个试点县市之一,争取资金67万元,所有乡镇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通过卫星和互联网,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服务。

以文“化”人

“亲朋好友一大坨,放完鞭炮就摆桌,麻将扑克掷骰子,不像贺喜像赌窝。”这是过去农村红白喜事抹牌赌博的生动描绘,也是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缩影。

自从文艺队进村后,丰富的文化活动使农民摒弃了陋习恶气。

村民曾金水以前曾在剧团唱过戏。剧团解散后,他回家务农。不甘寂寞的他,与乡里部分演唱爱好者组成该市首支新农村建设文艺宣传队,给乡亲们带来欢乐。

受其启发,安陆对2000余名文化艺人登记建档,开展培训,鼓励他们献技献艺。如今,全市187个业余群众文化艺术团体“拿起锄头能种田,放下锄头会演戏”,把新农村建设的大戏越唱越热闹,越唱越气派。

安陆每年还拿出近百万元“采购”戏曲和电影,下拨专项经费鼓励专业文艺表演团体送戏、送电影下乡。

159个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也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农民群众的心。农民闲暇之余,赌博的少了,从事健康娱乐、学科技本领的多了,和谐相处,社会治安也显著好转。

安陆楚剧团结合庙会特点,为农民演出优秀古典戏,宣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正义战胜邪恶等传统道德,还演出综艺歌舞满足青年观众的需求,有效抵制了不良文化的侵蚀,乡俗活动成为传播健康文化的大阵地。(记者 孔奇志 通讯员 程荣东 杨体锋)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