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2月21日电(记者于新超)沈阳市目前正在开展针对农村特困居民的医疗救助活动,对农村特困居民看病和治疗实行优惠政策,让他们既看得上病又看得起病。 在沈阳市卫生局、民政局联合组织的这项活动中,由民政部门提供特困居民的信息,由卫生部门组织县、乡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助。他们首先主动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筛查特困居民患病情况,将需要住院治疗的特困居民接送住院进行治疗,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政策性减免政策。 此外,在此次活动中,沈阳市还改变特困农民就医时的付费模式,让定点医疗机构在办理入院手续时就为农村特困居民直接垫付合作医疗补偿金、特困医疗救助补偿金、政策性减免资金和医疗机构让利资金。 今年初,沈阳市投入2000万元启动了农村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实现了与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农村特困居民在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门诊、住院的治疗费用,享受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后的自费部分,再由民政部门按一定的比例实施二次救助。 截至10月末,沈阳农村地区已有16312人得到政府医疗救助。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