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清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凸显“磁场”效应
时间:2009-10-29 17:14:1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今年,贵州省清镇市投入850多万元财政资金建设的61个村级综合楼,通过“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检查验收组”验收,投入使用。从2005年以来,清镇市以建设“文明经济生态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1230多万元,共修建了集党建活动室、村干部办公室、群众文化室、村级计生室和村级卫生室为一体的“五室合一”村级综合楼161栋,建成投入使用的综合楼解决了村干部办公无场地、党员活动无阵地、群众活动无场所、群众就医难等难题。
修建村级综合楼是贵阳、清镇两级市委、市政府最近3年为民办理的实事之一。“过去我们村干部没有办公场所,党员活动无场地、群众办事难找人。群众说我们村干部‘公章揣在荷包里,找人办事到处追’,现在有了新综合楼,村干部办公、党员学习、群众办事、休闲娱乐都在这里,方便得很。”在新建成投入使用的村级综合楼里,站街镇中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先桥笑容满面地说。
今年清镇在全市推行村干部“职业化”,对村干部全部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实行8小时上班制度、24小时值班制,以方便村民办事。据统计,截止到9月,村干部在161个村级综合楼里“值班”,为群众全程代理办事2万多件,共为群众节省办事费用10万多元、节省劳动时间9000多天。
清镇市新建的村级综合楼不仅为村级办公提供了方便,还为村级组织建设创造了基础条件,解决了议事无场所问题。
新店镇化龙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的功能作用,不但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每季度两次以上的村组干部会议,还结合远程教育对党员和干部群众进行种植养殖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和群众的致富能力。“有了综合楼后,我们党员对村党支部的感觉都不一样了,大家在一起开会、活动就好像一个大家庭,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卫城镇星光村70多岁的老党员陈文学这样说。截止到9月,清镇市投入使用的161个村建成村级综合楼,共开展党员活动7200多场次,培训党员、群众1.5万人次。
为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楼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作用,清镇市投入160多万元资金为新建的综合楼统一配置了农业科技、农村实用法律等方面的书籍以及电视、音响、DVD、刻录机、体育用品等设备。
站街镇杉树村综合楼建成后,村党支部开设了村民上网室、图书阅览室、休闲娱乐室,组建了腰鼓队、篮球队、健身中心等群众性文体组织,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们娱乐由过去的打金花、打麻将、斗地主“两打一斗”转变为现在的打腰鼓、打篮球、练健身舞“两打一练”。
目前,清镇已建立民间文艺宣传队140多支、篮球队161支、腰鼓队近100支、太极拳队82支,逢年过节或农闲时间,以村级综合楼为阵地,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开展山歌比赛、篮球比赛等文娱活动达1000多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村级综合楼里设置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清镇市及时为设在综合楼内的村卫生室配备了卫生医疗器械和药品,配齐村级卫生员、计生指导员,并实行卫生员24小时驻村工作制,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医疗、计生服务。红枫湖镇中一村农民李老伯对综合楼里的卫生、计生室赞赏有加:“以前,伤风感冒要到镇里、甚至市里才能买到药、打到针,多花路费又浪费时间不说,来回累得人喘气。现在,在村子里头就能看病打针,真好啊!”
新让镇大麻窝村支书孙国芝说,以前,由村干部组织育龄妇女到镇卫生院进行妇检。现在,由镇卫生院派人到村里来开展妇检工作,非常方便。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