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泾阳县太平镇西寨村,村民敲锣鼓、唱大戏,庆祝水泥街道圆满竣工。在竣工典礼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代表全村1000余名群众将两条红绸被面披到了他们村的 “外甥”——为村里捐资修街道的渭城区北杜镇南朱刘村党支部书记朱建平脖子上。一时间,外甥给舅家门前修路成了群众茶余饭后的话题。 “南靠北莽山,脚蹬泾河滩”是人们对西寨村复杂地形的形象描述,虽然搭乘全省“村村通”工程的“惠民快车”,该村已经修通了进村的水泥路,但村内道路依然高低不平,逢雨泥泞不堪。作为这个村外甥的朱建平,经过多年打拼,创办了咸阳路桥工程公司,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后,回到故乡渭城区南朱刘村担任起村党支部书记,自己拿出数百万元为村里修通了水泥路,装上了路灯,绿化了街道,使该村成为渭城区乃至咸阳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而今,他又想起了小时候每逢母亲背着弟弟领着他,走舅家的艰难情形,他想着也该为舅家门前做点事了。 今年10月,他向年迈的老母亲说出要给西寨村修路的想法,得到了老人的全力支持。于是他来到西寨村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此举让西寨村干部群众欣喜万分,工程很快开工,前后1个多月时间,动用挖掘机、装载机、平路机等大型机械30多辆次,投入人力300多人次,共投资20余万元,修通了3条共计长1000余米的街道。 “我们干部就是一头牛,为群众耕田地;我们干部就是一只羊,为群众挤奶喝;我们干部就是一只鸡,为群众下蛋吃。”在西寨村街道竣工典礼上,朱建平这句发自肺腑的话打动了在场所有的党员干部,也展示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风采。(记者 齐宇强 通讯员 陈二库)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