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瓦白墙的楼房整齐划一,水泥路平整宽敞,低飞的小鸟在曲展的柳枝上欢快地追逐,村公园中不时传出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这是在山东省平度市侯家站村见到的一幕幕和谐景象。 村庄“五化”:描绘人居和谐新景象 绵延千亩的生态林将一份旷古的幽静与神秘真实地展现在眼前,曲展的树枝被深秋的风吹落在地上,随意地写意成各种形状。而在林子不远处,平度市侯家站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将那种遥远的意境拉回到现实中来。 近年来,侯家站村以建设生态新农村为契机,逐步稳妥地推进了旧村改造,累计完成村居改造等环境建设资金700余万元,对村庄等实施了绿化、亮化等“五化”建设,水泥硬化了村内所有道路,在街道两侧栽植了柿子树、金丝柳和法国梧桐等美观型树木,村民房前屋后都绿化美化。 “街道两旁种植的柿子树,不仅美化了村庄,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而且把村里的街道也‘养护’了起来,一举多得。”村支部书记李书云自豪地说。 今年,村里还投资115万元改造了村庄高低压线路,由原来的250千瓦增至1150千瓦。建起了广场公园和公共绿地,广场成了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集会的好去处,并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目前,侯家站村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家家看上了有线电视,拉上了电话。今年82岁高龄的村民侯书刚老人高兴地说:“村子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心里越来越甜”。 干部职业化:奏出干群关系和谐曲 11月18日星期天,村民李显军来到村委会,准备开据一张户籍证明,已经上班的村文书很快为其办理了手续。老李高兴地说:“村干部实行坐班制,上班有准点,老百姓办事方便多了。” 为方便群众办事,侯家站村先后实行村干部坐班制、请销假制等制度,推行了村干部职业化。该村规定村干部上班时间为早7:30-11:30,下午2:00-6:00,即使农忙和春节期间,也保证24小时有专人坐班,村委会不唱“空城计”。 村干部职业化的实行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农业生产、民事民调等村民要求解决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得到村里的满意答复,使村民“随时可以来、来了有人办、办了能满意”。与此同时,该村在要求村干部按时上下班的同时,还将坐班时间和村干部的联系电话印成便民卡,发放到村民手中,便于村民办事和监督,并建立了坐班工作台账,每季度对坐班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列入年底考核。干部的责任心强了,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干群关系融洽了,各项村务工作有了新的面貌。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惠民工程在村党支部的倡导下全面实施:统一为村民缴纳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金,为年满18周岁以上的村民还缴纳养老保险金。现在村民女55岁,男60岁以上已开始领取退休金;每年每个村民另有300元的生活福利补贴;村里还投资10万元,新上了一辆客车,免费接送本村幼儿上学。同时,还建立了6人的村级环卫保洁队伍和由4人组成的夜间治安巡逻队伍,并投资9万元安装了闭路监控设备,加大平安村庄建设力度。近30年来,该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村民上访事件。 人性化:老“村民”与新“村民”和谐相处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在该村村民侯显亮租房住的外地女青年张丽突然患肠梗塞,由于独身一人在外居住,再加上是晚上,去医院检查很不方便,最后自己难过得在房间里哭起来。房主侯显亮听到哭声后,马上和老伴去临屋询问。当得知小张患病时,老侯和老伴迅速找车把小张送往市人民医院检查,并陪小张在医院打完点滴后将其接回家。感动地小张连声说:“谢谢叔叔阿姨,我一定会好好感谢你们。”而老侯却很平淡地说:“住在我们家,就是一家人。” 侯家站村地处同和街道驻地和工业组团内,外地人在本村租赁房屋居住、经商、务工的比较多,短短几年间,就成了一个本村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比例为1:1的“移民村庄” ,村民仅房屋租赁一项户年均收入达到10000元。 为了更好地维护外来人员的利益,使“老村民”与“新村民”和谐相处,去年该村专门成立了由村书记挂帅的“新侯家站人”工作委员会,在“新村民”的就业、子女就学、安全卫生、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人性化服务,为“新村民”营造温馨与快乐。目前,侯家站人和新“侯家站人”共同创造着新的和谐。
|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
中国农资供销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中国农资供销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17
nzgx.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邮箱:zgnzgxw@163.com 联系电话:010-56021281 18610056221 18612925535
业务:

客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