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村社风采
咱农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时间:2009-10-29 17:14:3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王敏生
  10月29日,深秋的山里风寒料峭,韦寨村老支书张世昌家的场院里,村里的40多名党员和与刚从北京回来的十七大代表石宗源围坐一起,正聊得热烈。闻讯而来的村民们袖手站在风里,个个听得神情贯注。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国家强起来、人民富起来”“让旗帜举起来、方向明起来”“让思想活起来、步子快起来”“让经济好起来、环境美起来”“让贫富差距小起来、群众实惠多起来”“让老百姓乐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起来”“让基层组织强起来、反腐倡廉正气树起来”。石宗源代表对十七大报告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村民中不断引起会意的笑声。曾任过38年村支书的老党员张世昌听得真切:“报告里的每句话都是为咱老百姓着想呢。”村民中顿时响起一阵掌声。
韦寨村是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林泉镇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村子。村里这几年不但粮食连年高产稳产,而且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和果蔬、花卉种植,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致富之路,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达到3100多元。如今的韦寨村,6公里公路进村到组,4公里葡萄长廊沿水渠蜿蜒绕村,一座座灰瓦白墙的农家小楼掩映在荷塘绿竹之中,向人们传达着新农村建设的喜人讯息。
但韦寨村的人们并不满足,十七大报告中一个个富民惠民的政策,在村民们心中燃旺再次创业之火。对报告的学习讨论很快和村子里下一步的发展挂起钩来。
“现在村里的养猪业规模还小,抗病差,要走科学饲养、规模饲养的产业化发展路子,才能创收更大。”养猪大户孔德祥心有成算地说。
“咱村人会种花,市场卖得好,但资金不足,应当招商引资,建个花卉苗圃基地,扩大花卉种植面积。”村民曾家有建议。
“现在养孔雀等特种养殖都得懂新技术,还要会网上查资料,网上卖产品,咱村这样的人才缺,村里要组织年轻人到外边多跑跑,活泛脑筋,培养新农民。”思路多、点子多的养禽大户江绍平这样提议。
“村子里的政务公开还要再细一点,多发挥党员、村民代表和致富能手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从城里回乡的大学生村支书张勇表态。
“群众要致富,关键有个好支部。”已经从村支书“退居二线”的张世昌说:“年轻人有干劲,脑筋开化,要把办事公道、带领群众致富有方的年轻人选进村支部和村委会。”
人们七嘴八舌,越说兴头越高,越议创业致富的劲头越大。石宗源代表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大家想的是参与,盯的是村务,求的是公道,缺的是科技,盼的是致富。这一切,十七大报告都替农民想到了。现在的头等大事,是把十七大的要求落到实处,让群众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不断得到实惠。”
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冷雨,场院中的人们仍不愿散去。72岁的村民史元清,这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心里格外高兴:“十七大句句为咱说话,咱农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记者 赵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